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2月22日舉行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公安局出臺了《深化主動警務 護航重點項目五大行動十六條措施》,擬在全市深入開展“聯心助企”“清障護企”“利劍衛企”“服務惠企”“鑄盾安企”五大行動,具體推出了16條措施,涵蓋了保障項目建設、周邊秩序維護、防范金融風險、嚴打涉企犯罪、優化便民服務、嚴格規范執法等多個方面,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公安機關誠心誠意的服務。
據介紹,濟南市公安機關堅持打防結合,多維度優化涉企服務,全力護航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防”助企。健全涉企風險預警機制,定期向企業通報涉企犯罪的最新動態和預警信息,幫助企業合規整改。建立經濟風險研判預警工程,針對自貿區、起步區等重點片區項目建設及資本市場發展等重點領域,實施經濟風險研判預警,服務黨委政府決策和行政監管。
堅持以“打”護企。針對新型經濟犯罪,特別是破壞數字經濟、科技創新等影響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發展的刑事犯罪,加強研判分析,重拳打擊。針對惡意逃廢金融債務行為,與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濟南營管部共同發布《關于聯合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專項行動的通告》,綜合運用行政、刑事等措施,最大限度為金融部門挽回經濟損失。針對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實施犯罪,深化警稅協作,重點聚焦“打空殼、打團伙”,開展精準、集約、全鏈條、全網絡打擊。嚴格規范涉企案件辦理,在不妨礙偵查的前提下,對涉案企業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對涉案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慎用羈押性強制措施,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持續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打、防、治、宣”立體化格局,全力推動濟南市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針對知識產權領域犯罪規律特點,重點圍繞建立行、刑、企“三位一體”聯動打防模式,具體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以醫藥生物研發企業、高新制造企業、老字號企業、重點引資項目、有被侵害經歷企業等為重點,分類分級建立知識產權重點保護企業名錄,全面排查涉知識產權風險隱患。二是在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逐步建立“利劍衛企”服務站,健全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警企聯絡制度,指導企業完善落實知識產權“人防、物防、技防”保護措施,壓實經營企業主體責任。三是公安機關和行政主管部門強化信息共享、案件移交、風險化解等領域協作,健全知識產權行刑聯動協同保護機制,真正凝聚保護與打擊工作合力,切實讓企業生產經營更加安全順利、更加放心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