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2月2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勞建剛主要介紹了該局“成就企業家夢想”、服務企業發展的相關工作情況。
據介紹,2022年,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樹牢“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創新發揮職能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知識產權工作方面,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在全省率先制定了《貫徹落實〈山東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的實施意見》,2022年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16件、居全省第8位;高價值專利1506件,同比增長61.5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1.49個百分點。
服務平臺持續構筑,獲批國家專利局濟南代辦處濱州工作站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濱州受理窗口,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實踐點3處;設立省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工作站11家、市級知識產權指導站9家。濱城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博興經濟開發區”入選首批國家專利導航服務基地。
項目帶動作用明顯,2022年爭取省專利導航項目3項、省專利轉移轉化項目4項,獲省專利獎2項、山東新高賽獎1項,爭取省以上知識產權無償資金985萬元,撥付市級知識產權專項經費987萬元。
轉化運用成效顯著,落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13筆,完成融資43.04億元、居全省第2位。
標準化工作方面,聚焦重點領域,輸出“濱州模式”,新增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11項;5項國家級試點、4項省級試點分別通過國家和省考核評估;國家和省級試點數量列全省第4位。
聚焦重點產業,著力打造“技術創新+標準轉化+產業實現”的生態系統,對標達標工作連續三年在全國185個城市中居第4位;新立項國際標準2項;制定發布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88項,同比增長22%;團體標準118項,同比增長227%。
聚焦要素創新,在全省率先出臺全域標準化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將標準融入“八個品質”建設各領域、全過程;為35個標準化重點項目落實市級標準化補貼470萬元;“濱州標準云”公共服務平臺的90余萬項國內外標準資源,全部面向市域企業免費開放。
質量發展工作方面,企業品牌培育成效顯著,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9家企業上榜第一批“好品山東”品牌,16家企業榮登“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品牌價值達815.55億元,較2021年增加302.07億元,同比增長58%;10家制造業和4家服務業企業獲得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新增省優質產品生產基地一處,20家企業入選山東省重點行業品牌價值榜單。質量發展能力持續強化,創新打造“濱智享”NQI服務平臺,擁有國家級中心2個、省級中心5個,共享實驗室11個、設備630余臺套,注冊企業300余家。全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318項,市檢驗檢測中心入選2022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成就企業家夢想就是成就濱州發展”。2023年,濱州市市場監管局將聚焦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強化標準化創新引領、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上全面服務高質量發展。
抓好助企惠企政策落實力度,讓更多企業享受政策紅利。抓平臺建設,發揮現有知識產權平臺作用,為市內企業提供相應的知識產權服務;加大與上級業務部門合作,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抓項目實施,加大知識產權融資力度,爭取更多省以上項目落地濱州。抓部門合作,發揮市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協調推進全市知識產權重大戰略實施,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評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動能。
聚焦“雙碳”戰略和綠色發展,支持頭部企業牽頭組建標準創新共同體,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標準,推動更多的國際、國家標準融入“濱州元素”;年內力爭實現國際、國家、行業和高層次團體標準100項以上;立足服務重點戰略和重要部署,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標準化重大專項、重點項目和重要標準計劃集成式落地我市優勢產業集群;年內力爭實現新增和完成各類標準化試點項目20項以上;努力實現對標達標工作持續保持在全國前列,“濱州標準云”標準資源達到95萬項以上,建設一批新型標準研發平臺,推動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標準轉化和產業實現。
提升質量創新能力,依托鋁產業集群,加大科技研發創新,推動設立“國家級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鞏固質量基礎效能,完善“濱智享”服務平臺,推廣應用設備共享,優化配置全市“一站式”服務網絡。筑牢質量安全防線,統籌運用缺陷召回、監督抽檢、專項整治等手段,進一步完善執法后續延伸服務新模式,持續加大重點領域、重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守牢質量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