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建軍 通訊員 曹蕾
多年來,無棣縣佘家鎮(zhèn)中學教科研主任張文春家中幾經變故,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用愛撐起了一個家,成為同事和鄉(xiāng)鄰眼中的“好女婿”“好兒子”。

因以養(yǎng)船為生的岳父意外去世,岳母帶著內弟從岔尖村回到老家郭家倉。雖是故鄉(xiāng),他們卻連一間房、一畝地都沒有。村里一對好心的老人將自家的偏房收拾出來,才使一家有了臨時的棲身之所。親手為岳母蓋一所大房子,營造一個安定的家,成了張文春的最大心愿。
蓋房子的幾萬塊錢從何而來?這并沒有讓張文春犯難。假期,他干建筑,舍不得歇一天;周末為人拾棉花、摘冬棗,一點一滴地積累。然而,光憑打工很難在短時間里掙到足夠的建房款,不得已他又四處籌借,從同學的一百兩百到親戚的八百一千,他一點一點積攢著。終于有一天,可以在昏暗的燈光下,仔細合計如何用來之不易的3萬元錢,來實現(xiàn)多年的房子夢。
房子終于開工了,為了節(jié)省資金,白天,炎炎烈日下,他跟建筑工人一起打地基、架橫梁、推小車、和水泥……他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兒;晚上,為了看守設備材料,他就睡在工地,潮濕的露水、擾人的蚊蟲、內心的忐忑,整夜整夜他都徘徊在半夢半醒之間。在蓋房子最緊張的日子,為了岳母和這個家,他一直在暗暗鼓勵自己:“堅持住,堅持住!”最終,房子建成了,岳母笑了。
另外,由于長年在海邊生活,岳母身體一直不好?吹皆滥竿纯嗟臉幼樱奶幓I錢,先后三次為岳母到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住院治療?粗滥敢惶焯旌闷饋,他覺得所做的一切值了。
然而,善良的人卻躲不過生活的變故。在體檢中,張文春的父親查出有下頜骨囊腫,他又先后兩次去濱醫(yī)給父親動手術。在第二次手術期間,父親意外髖關節(jié)摔成粉碎性骨折,他又為父親動了髖關節(jié)手術。手術后需要精心護理,他就每天幫父親翻身、擦身、按摩、喂藥……
由于正趕上新冠疫情發(fā)生,作為學?箵粢咔樽钃魬(zhàn)中的一員,他負責學校檔案材料的制定和整理工作,只能在學校和家庭中來回奔波,在圓滿完成學校交給的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參加捐款、熱情為村里疫情值班點捐獻物資的同時,對父親的照料更加精心、細心。
經過日復一日的照顧,兩個月之后,父親逐漸康復。
多年來,沒有特殊情況,他每周必回家看望父母,為他們帶去愛吃的,陪他們說說話,幫他們干家務活。近幾年,每年假期帶父母外出旅游,讓他們開闊視野的同時,享受晚年生活。
用“孝心”“精心”敬老,用“愛心”育才。雖然經濟上拮據(jù),他又感到很富有,因為他有老人可以盡孝心。他說,他將一如既往,扎根農村、堅守講臺,在農村教育這片田園里用“孝心”“精心”“愛心”收獲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