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記者 謝衛振 通訊員 尹睿)“親愛的父老鄉親們,大家早上好,這里是莒鎮文明實踐廣播站,今天《半點新播報》帶來的話題是‘復工復產’,咱們工貿區有10家企業招工啦……”每天早上七點半,莒鎮78個行政村的專用廣播站點上都會響起親切的“鄉音”,村里的老百姓也會停下手頭的活計,仔細聽一聽、記一記。 近期,莒鎮創新思維、拓展載體,積極開展鎮級文明實踐廣播站建設工作,讓鄉村大喇叭投入到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服務農村經濟發展上來。“與城市社區相比,農村公共服務資源相對不集中,特別是對留守的農民群眾來說,網絡新媒體陣地的宣傳優勢不算突出。”莒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許紅艷說,“為此,我們充分發揮鄉村大喇叭‘接地氣’的作用,投入近50萬元,統一規劃信號線路,設置文明實踐廣播點位99處,覆蓋全鎮所有的行政村。同時,開設了《半點新播報》《應急早發現》等親民廣播欄目,用鄉音傳工作動態,用土話講惠民政策,打通宣傳思想工作和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農歷正月初十,莒鎮工貿區黨群服務中心人頭攢動,周邊村莊的百余名群眾前來咨詢招工政策。55歲的靛王村村民陳七妹在一家食品公司找到了合適的崗位。談起獲取招工信息的渠道,她說:“每天早上,村廣播站的大喇叭都吆喝企業招工的事,今天還特別廣播了好多次,說工貿區有20多家新企業現場招人,讓大家伙抓緊來看看。” 除了統一打造鎮級廣播站外,莒鎮還為每個行政村增加了設備接口,助力打造本村特色廣播欄目。通過“一套系統、多項功能、全鎮共享”,鎮村兩級廣播矩陣更加完善。 一個個站點連著黨心,一條條紐帶接著民心,理論之聲、文明之聲、為民之聲在莒鎮大地嘹亮唱響,黨的聲音借助文明實踐廣播“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明實踐廣播開播以來,不僅強了宣傳陣地,還強了綜合服務,牢牢占據了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鄉村廣播功能,精選播出內容,創新播報方式,繼續把黨的惠農政策傳到千家萬戶。”莒鎮黨委書記王寧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