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大田集鎮的一家食品企業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生產一批發往珠三角地區的航空休閑食品。該企業自2022年7月建設投產以來,上馬6條加工生產線269臺套設備,吸納近400名村民成為產業工人。他們一邊種地,一邊上班,成為“雙薪族”。
孫見松便是“雙薪族”的一員。他告訴記者,以前在縣城周邊做零工,經濟來源很不穩定。“在政府的幫助下我來到了食品生產車間工作,工作穩定了,收入也高了,孩子的學費、生活費這些開支都有了保障。”
守家就業,不再“候鳥式”外出打工,是山東大澤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史留喜的心愿。“當得知企業建成投產需要招收大批產業工人的時候,我便辭去在外地的臨時工作趕回家報了名。”史留喜稱,經過崗前培訓,他順利成為公司第一批員工。目前,他每月月薪5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福利待遇也比在外地打工時好了許多。
據了解,近年來,成武縣大田集鎮圍繞本地特色農產品種植業,招引一批高新企業落地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該示范園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聚焦補鏈、延鏈、強鏈,精心培育“產業樹”“龍頭+基地+農戶”的富民產業鏈條發展模式,為民眾提供就業崗位。2020年以來,大田集鎮共培育規上企業19家,發展小微企業68家,新增就業人口達5000余人。

工人在生產車間內進行生產作業。(大田集鎮政府供圖)
櫻桃作為日照市五蓮縣的一項傳統優勢農產品,在如今,高端果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實現跨界轉型成為“必答題”。該縣圍繞“產”字下功夫,通過對櫻桃進行深加工,目前產品涉及櫻桃汁、櫻桃酒、櫻桃脯、櫻桃面膜、櫻桃保健枕等五大系列47個產品,在上海、江蘇等地暢銷熱賣。
櫻桃產品深加工帶動了五蓮縣櫻桃種植產業發展。目前五蓮縣大櫻桃種植面積達8.42萬畝,年產量約2.53萬噸,年產值達3.03億元。同時,該縣還依托綠水青山、鄉土文化等資源,借助櫻桃采摘、櫻桃汁生產、及其櫻桃系列衍生產品,發展鄉村旅游、研學科普等休閑農業新業態,實現農旅融合。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張莊村因村中家家戶戶種植石榴,被稱為“石榴山莊”。近年來,該村圍繞“村強民富”目標,先后成立“張莊村石榴專業合作社”“榴園明珠旅游合作社”,并且創新建設車轱轆電商平臺,對石榴進行統一管護、統購統銷,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
目前,張莊村已建成繁育苗圃20畝,反季節保鮮庫2座,發展采摘園11家。該村建設石榴系列產品生產線3條,石榴汁、石榴活力飲等產品,通過線上線下走進了千家萬戶。此外,投資1.5億元的乳酪棒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帶動周邊村莊200多人就業。
位于泰山腳下的泰山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依托現代乳業的發展,輻射帶動周邊養殖規模達到2.2萬頭,產值10億多元,從業人員近2000人。不僅如此,奶牛產生的糞污,經過沼氣池和微生物發酵,沼渣沼液成了產業園另一大主導產業泰山茶的有機肥,構建起生態循環農業體系。
“沼渣我們用來改良土壤,沼液我們用來做葉面肥、防治病蟲害,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使茶葉品質得到提高。”泰山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福泰女兒茶種植專業合作社張偉說,泰山東麓晝夜溫差大、土壤呈堿性、多山坡丘陵,十分適宜茶葉種植,這里有多個村建成茶葉種植基地,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走上了致富路。
時下,山東在壯大產業鏈條、高質量發展經濟的同時,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增加民眾收入。該省各地支持企業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解決企業用工難,附近民眾就業難的困局,以強產業、促就業的實際行動,促進勞動人口就近就地高質量穩定就業,筑牢民生“壓艙石”。(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