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預制菜產業的培育發展,日益受到關注。3月3日,胡潤研究院發給經濟導報記者的《2023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胡潤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百強榜》顯示,山東有9家企業上榜,分別是山東諸城的惠發食品(TOP30)、山東諸城的得利斯(TOP50)、山東萊陽的春雪食品(TOP100)、山東德州的德州扒雞(TOP100)、山東聊城的鳳祥食品(TOP100)、山東榮成的好當家(TOP100)、山東臨沂的金鑼(TOP100)、山東萊陽的龍大美食(TOP100)、山東青島的三只海豚(TOP100)。
這是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該榜單。榜單列出了預制菜生產領域最具實力的中國百強企業,分為四個級別:10強、30強、50強和100強。其中,安井食品、百勝中國、聰廚、福成五豐、國聯水產、好得睞、絕味食品、眉州東坡、千味央廚、味知香進入“最具實力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10強”(按拼音排序)。
從整個榜單看,廣東、上海、北京的上榜企業數量分居前三。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說,“廣東、上海、北京是上榜企業最多的三個地區,都有超過10家企業上榜。有趣的是,三地呈現出了各自的優勢領域。比如,廣東有多達11家企業主營農林牧漁,例如國聯水產、溫氏、何氏水產等等,因此廣東預制菜的主要領域以即配為主;上海的上榜企業中,零售類企業是特色,全部四個零售類上榜企業中,有三個在上海;北京則以餐飲企業為主,如眉州東坡、西貝、全聚德等。”

據介紹,本次榜單研究對象是預制菜生產企業,即生產“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類輔料,用現代化標準集中生產,經過分切、攪拌、腌制、成型、調味等環節預加工完成,再采用急速冷凍技術或其他保鮮技術保存的成品或半成品”的企業。
榜單評選分四個維度:企業市值或估值、2021-2022年上半年企業在預制菜領域的投入與舉措、企業預制菜業務在總體營收中的占比估算、企業重點預制菜產品在預制菜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
胡潤表示,“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迅速。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的市場規模近3500億元,同比增長20%,五年內預計將突破一萬億元。中國預制菜企業數量已經從十幾年前的2000家,增加至如今超過7萬家,根據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的數據。各地區的相關政策對預制菜市場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比如廣東省發布了《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
預制菜快速發展的底層基礎是什么?在胡潤看來,“有兩個,一個是食品工業的自動化進程,比如洗菜、切菜的流水線高度成熟,另一個是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急凍技術能夠充分保鮮食材,發達高效的物流體系也擴大了配送范圍。”
“在我們榜單上,食品加工類企業是主要參與者,占一半以上,這些企業的產業基礎更加有利于做品類的拓展甚至轉型,代表企業如安井食品、聰廚、千味央廚;餐飲類企業占比22%,供應鏈端的優勢使其在預制菜領域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企業如百勝中國、絕味食品、眉州東坡。農林牧漁類企業占比18%,這些企業有上游的原材料優勢,代表企業如福成五豐、國聯水產、圣農。零售企業占4%,主要是面向C端消費者,代表企業如叮咚買菜、鍋圈食匯、盒馬鮮生。”胡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