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全面注冊制平移申報工作上周已結束。經濟導報記者查閱滬深交易所官網發現,截至3月12日,共有10家銀行申請主板IPO上市,其中上交所5家、深交所5家,目前審核狀態均為“已受理”。
據披露,10家銀行擬共募資570億元,其中,湖北銀行、廣州銀行、順德農商行募集資金都在90億元以上;而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排隊銀行數量最多為4家,江蘇、安徽均為2家,浙江、湖北各為1家。


10家銀行擬募資570億元
上交所信息顯示,3月3日和4日,上交所共新受理了5家銀行的主板IPO申請,分別是湖州銀行、亳州藥都農商行、湖北銀行、海安農商行、昆山農商行;深交所則在3月2日和3日新受理了5家銀行的主板IPO申請,分別是廣州銀行、馬鞍山農商行、順德農商行、東莞銀行和南海農商行;10家銀行中,僅農商行就占了6家,其余4家為城商行。這也預示著,在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紛紛完成上市之際,中小銀行成為備戰上市的主力軍。
從地域分布看,廣東省排隊的銀行最多,分別為廣州銀行、順德農商行、東莞銀行、南海農商行;江蘇2家,分別為海安農商行、昆山農商行;安徽的2家為馬鞍山農商行、亳州藥都農商行;浙江和湖北各為1家,分別為湖州銀行和湖北銀行。
廣東排隊銀行數量多,與當地政府的支持不無關系。據悉,廣東省政府在《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表示,要加快推進廣州銀行、東莞銀行和東莞、順德、南海、佛山、中山、江門等優質農商行上市,以及廣州農商行回歸A股。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交易所選擇上,10家銀行大都采取“就近”原則,比如廣東的4家銀行都選擇在深交所上市,江蘇、浙江的銀行都選擇上交所上市,安徽的兩家銀行則不偏不倚,在滬深交易所中各選1家。
從擬募集資金規模來看,擬申請在深交所上市的4家廣東銀行,募資規模都比較大,分別為廣州銀行94.79億元、順德農商行90億元、東莞銀行84億元、廣東南海農商行79.62億元,僅有馬鞍山農商行募資規模較小,僅為17.77億元。而申請上交所上市的銀行普遍募資規模較小,除湖北銀行擬募資95.17億元外,其他4家銀行募資都在42億元以下,分別為亳州藥都農商行16.38億元、湖州銀行23.98億元、江蘇海安農商行27.09億元、昆山農商行41.22億元。
而從預計發行數量看,據Wind統計,有4家銀行擬發行數量在10億股以上,分別為廣州銀行擬發行39.25億股,湖北銀行擬發行25.37億股,順德農商行擬發行16.94億股,南海農商行擬發行13.15億股。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全面注冊制落地之后,有望掀起一波銀行上市的小高潮。之前排隊的擬上市區域性銀行中,業績較好且上市準備工作扎實的銀行將有望率先通過交易所審核。同時,一些數字化基因強大或本土化優勢明顯的中小銀行將受益。
多數銀行資產質量都在穩步提升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10家排隊銀行中,只有東莞銀行披露了2022年的財務數據,其他銀行的數據都截至到2022年6月30日;而從資產質量情況看,絕大多數銀行資產質量都在穩步提升,只有廣州銀行、南海農商行等少數銀行資產質量惡化、不良貸款率在提高。
據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東莞銀行總資產為5384.19億元,在廣東省城市商業銀行中位列第2名,存款規模與貸款規模在東莞地區均位列第2名。東莞銀行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02.79億元,同比增長8.08%;凈利潤38.33億元,同比增長15.45%。
截至2022年末,東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93%,比2021年底的0.96%有小幅下降,而2020年底該數據為1.19%,顯示該行資產質量在持續改善。
從2022年上半年數據看,湖北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5.55億元,凈利潤為12.44億元;昆山農商行營業收入19.90億元,凈利潤8.82億元;湖州銀行營業收入12.79億元,凈利潤4.63億元。
上述3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在逐年下降,其中,湖北銀行截至2022年6月末的不良貸款率為1.98%,而該數據2021年底為2.25%、2020年底為3.58%;昆山農商行2022年6月末不良貸款率0.93%,2021年底為0.96%,2020年底為1.19%;湖州銀行不良貸款率2022年6月底為0.68%,2021年底為0.78%,2020年底為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