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經過3年磨合,濟南首個“盒馬村”日前授牌成立。
粉玉、淡雪、雪里香……近幾年廣受消費者歡迎的草莓品種,都曾在這里結果。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背靠全國最大的草莓育苗中心,位于濟南市歷城區唐王街道的這個“盒馬村”有了優質的基因庫,目前正在研發草莓新品種“黑珍珠”,計劃于年底在盒馬面市。

▲產自濟南盒馬村的草莓,在華北盒馬水果“熱銷榜”上名列前茅
和以往產銷模式不同的是,以前周轉環節多、時間長,草莓不得不在6-7成熟就采摘;現在“盒馬村”模式下,經過數據評估和訂單農業,以銷定采,草莓到9成熟才下枝頭,12小時內就能走進消費者果籃。
給草莓聽音樂 拍X光
顏丙輝是盒馬村“村長”、山東唐荷堂草莓產業聯合體負責人,他這3年來最大的感受是:初步實現了標準化,“今年供應盒馬的草莓,也是歷年來品質最高的。”
經濟導報記者在“盒馬村”看到,每個溫室大棚都有自動噴淋、智能控溫技術。草莓的授粉是由蜜蜂完成,病蟲害的防治是通過生物技術。一個細節是:每隔一小時,大棚內都有悠揚的音樂聲響起。顏丙輝說,有研究表明,播放音樂會讓植物更舒緩、放松,生長更健康。

▲濟南盒馬村每個草莓種植棚里都有蜂箱,完成授粉
顏丙輝介紹說,目前,“盒馬村”正在洽談引進草莓精度檢測機,“你可以理解為草莓的‘X光機’,經過拍片后的草莓上市,都是 ‘身體棒的’。供應盒馬的草莓糖度,平均誤差不超過0.2度。”
育苗中心正在研發新品“黑珍珠”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濟南首個“盒馬村”最大的底氣,是連接了全國最大的草莓脫毒苗育苗中心。
據介紹,育苗中心科研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組培中心可以培育出更多高品質的種苗,每顆健康的種苗,可以培育出80棵左右的“后代苗”,用以農戶種植。
經濟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培養室中,技術人員正將草莓幼苗的離體材料接種到培養瓶中,用于人工定向培育,植物組織培養。組培須在無菌狀態下,每個進出操作間的人員都要經過噴淋、消殺等多個環節。

▲每個池內是一個草莓品種,包括很多少見的野草莓
育苗中心擁有486個品種的草莓種子庫,科研負責人表示,近幾年受好評的粉玉、淡雪、雪里香等草莓新品種的誕生,都有這里豐富的草莓基因做出的貢獻。
繼白色草莓走紅后,目前在基地正小規模試驗更新的品種改良,模式成熟后會大規模推廣,計劃年底為盒馬送上草莓新品種“黑珍珠”。
訂單農業把草莓上市撥到“快車檔”
顏丙輝表示,與盒馬合作的3年,每年草莓的銷量都有超過50%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行業習慣被打破,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2022年草莓季,濟南盒馬村為華北盒馬供應3款草莓
顏丙輝介紹,以往主要通過中間商把草莓送到各零售渠道,周轉環節多、時間長,為了預留時間,不得不在6-7成熟采摘。現在做起了訂單農業,草莓銷售季能精準拿捏,每天需要的采摘量是多少都已確定,草莓可以9成熟采摘,12小時內送到盒馬。
盒馬濟南區域生鮮采購負責任人李清強表示,未來,草莓盒馬村會增加標準化種植面積,研發更多新品種,力爭讓優質草莓的價格更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