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選擇濟南共贏未來”2023年駐濟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在山東建筑大學舉行,中鐵十局、濟南建工集團等300余家用人單位入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200余人。同時,備受期待的“濟南人才·就業云聘e碼通”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助力供需對接實現雙向共贏
上午9點半,在招聘會現場,山東建筑大學2023屆碩士畢業生小楊在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展位前看了又看,投出了第二份簡歷。而在另一邊,通過“濟南人才·就業云聘e碼通”小程序,室內設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劉佳佳輕松找到不少符合自己興趣的公司和崗位。填寫基本信息后,小程序直接推送來與她專業匹配的職位,不用在招聘現場一家家轉著找,非常方便。應屆畢業生宋安琪體驗小程序后說:“小程序條件設置精確、篩選更有目的性,推送來的公司、崗位正是我中意的。”
數字化轉型正在向每一個領域滲透。越早著手,服務升級的“加速度”越大。針對傳統模式下缺少統一開放的線上對接平臺,求職招聘供需信息不對稱,以致求職者工作難找、招聘者人才難尋這一問題,濟南市人社部門設計開發了集職位信息發布、個人簡歷投遞、崗位精準推送、政策智能匹配等功能于一身的“濟南人才·就業云聘e碼通”,為求職者、用人單位和人才招引活動組織方搭建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供需信息24小時無縫精準對接的雙向共贏。求職者完成個人用戶注冊后,可實現職位智能推送、簡歷一鍵投遞、人才政策精準匹配。
就業人才服務更加智慧精準
“濟南人才·就業云聘e碼通”小程序更是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山東匯科工程檢測有限公司人事專員馮女士說,與傳統商業性質的線上平臺、線下面對面招聘模式相比,這個小程序推送適合公司用人需求的畢業生更精準,提高了用人篩選效率!拔覀児拘枨蟛牧稀C械專業方向的畢業生,一個多小時就從小程序里收到20多份符合要求的求職簡歷。”記者看到,用人單位通過登錄“e碼通”單位用戶界面,可實現崗位需求信息發布、人才簡歷自動篩選、面試簽約、職位對接信息自動統計等功能。
此外,通過登錄后臺管理系統,人社部門可以實時查看可視化呈現的供需對接信息,及時掌握招聘活動開展成效。平臺上線以來,已有4873家企業入駐小程序,發布職位16743個,個人投遞簡歷11599份。
談及此次雙選會的成效,濟南建工集團黨委副書記鹿海濱表示:“濟南市人社部門開發推出的‘e碼通’平臺對我們企業很有幫助,通過線上操作就能夠幫助我們和高校畢業生‘智慧’互動,有助于我們招聘到高質量的優秀高校畢業生,同時也壓縮了企業的招聘成本!
數字人社成果走在全國前列
濟南就業和人才服務數字化轉型走在全省全國前列,依靠的正是該市人社部門堅持超前思維和數字思維,加快推進大數據技術在人才就業服務領域的多效運用和深度融合。
“我們重點打造的海右人才數字化智能平臺,為‘e碼通’小程序提供了強大數據支撐,確保了信息權威、安全、精準。”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寧延學介紹,平臺通過對相關信息的校驗核對,提升了信息的準確性,根據人才來濟就業創業的不同發展階段,精準推送相匹配的政策和服務。同時,依托智能招引平臺大數據算法,平臺還實現了對求職人才層次、專業領域、分布等供給側信息和企業急需人才專業、學歷、職稱等需求側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可視化供需對比,直觀展現產業人才結構性矛盾、錯配狀況及緊缺指數,為人社部門持續優化政策服務提供了參考。(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