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近日,央企基金將入主豐樂種業(000713.SZ)的消息,攪起了育種界的“一池春水”。根據公告,豐樂種業公司控股股東合肥建投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轉讓所持豐樂種業20%股份,交易完成后,央企基金將成為該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國家隊”出手,堅定了地方種業公司實現種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3月20日,首只央地合作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種業專項基金在濟南正式成立,成為央地合作培育種業“中國芯”的里程碑事件。
基金發起人之一、北京先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云濤表示,“基金成立的目的在于加速攻破種業‘卡脖子’技術,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從根本上實現種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現代種業領域 認繳規模5億元
山東新動能現代種業基金由山東種業集團、山東省新動能基金公司、山東省財欣資產運營有限公司3家省屬企業,聯合北京先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引入國家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共同設立,是首只央地合作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種業專項基金,認繳規模5億元,重點聚焦現代種業領域開展投資布局。
山東種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友臣介紹,“基金的目的是為了推進種業產業發展而設立。”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山東種業集團作為省內唯一的國有省級種業企業集團,通過高端布局“育繁推服”一體化,打造“產學研用”新模式,推動和引領種業行業、現代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首只基金發揮引領撬動作用,帶動社會資本進入水產種業尤其是深遠海三文魚育種等項目,以加快攻克‘卡脖子’技術。”3月20日晚間,有青島水產養殖產業資深人士直言,這只基金的發起,給育種行業帶來了信心,期待藍色育種能夠搭上“順風車”,央地合作培育“中國芯”。
山東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種業大省,在山東這片沃土上,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作物、畜禽、水產種業國家陣型企業,以及農業上市公司,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山東還擁有省農科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多家國內一流的農業科研院所,種業科研資源十分豐富。
在山東,還有一群埋頭育種的人,他們在實現種源自主可控的道路上,一走就是幾十年。而商業化育種體系的建立,離不開國家種質資源庫等平臺,離不開現代育種技術,這些既需要人才,也需要資金。
段友臣介紹,“金融資本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之一,現代種業基金投資空間巨大。通過基金的有效投資,將持續壯大農業、種業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下一步,將積極探索‘種業+科技+資本’的新生態模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代農業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山東省新動能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劉魁表示,山東新動能現代種業基金將依托合作伙伴在全國種業領域的資源優勢,圍繞現代種業領域優質項目開展投資布局,集聚資源要素支持山東種業企業加速發展。
農發行山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江衛國說,山東新動能現代種業基金的成立,將為種業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推進轉型升級和實現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有利于扶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推動優勢基地建設、助力種業自主創新、提升種業核心競爭力和專業化水平,是服務山東種業振興行動的重要支撐。
區域型種業基金加快落地
種業基金,是國家批準設立的國內第一個具有政府背景、市場化運作的種業投融資平臺,目標募集規模50億-80億元,目前已募集規模25億元,基金資產委托北京先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多年以來,種業基金支持種業大省發起設立省級種業基金,支持重點區域種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踐行國家種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已經先后在安徽、江蘇、深圳、湖南、海南、河南等重點地區相繼參與設立了多只區域型種業基金,并且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劉魁表示,“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的職責定位,公司全面對標深創投,立足打造實力強大、專業高效且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母基金投資公司,深入實施‘夯實基礎、業務提升、加快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據其透露,截至目前,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已累計投資1300多個企業項目,投資金額突破1600億元,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融資超6000億元,實現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時間過半、基金投資任務超半,在支持“十強”產業、企業上市、創新創業和中小企業紓困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北京先農投資、山東種業集團、山東財欣公司的大力推動下,山東新動能現代種業基金將圍繞現代種業領域優質項目開展投資布局,集聚資源要素支持山東種業企業加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