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證監會網站最新信息顯示,金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盛海洋”)IPO輔導狀態已變更為“輔導驗收”,這也意味著,一旦輔導驗收順利完成,金盛海洋或將很快申報IPO上市、加入排隊大軍之中。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金盛海洋前身為山東金盛海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海鹽產量在山東名列前茅。在啟動此次IPO之前,金盛海洋多年前曾籌劃被魯北化工(600727.SH)收購進而實現“曲線上市”事宜,未果后,又計劃在香港上市并設立了紅籌架構。此番IPO輔導完成后,金盛海洋能否實現A股上市頗為引人關注。
已構建海水生態產業鏈
官網信息顯示,金盛海洋位于濱州市北海經濟開發區內,于2004年2月注冊成立,主營海水制鹽、海水提溴、海洋化工、海洋科技研究等,下轄制鹽廠、溴素廠、鉀鎂廠、熱力廠、金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沾化分公司五個生產單元,控股山東鹽業集團濱豐鹽化有限公司。
據介紹,金盛海洋已打造成“初級鹵水養殖海產品、中級鹵水提溴、飽和鹵水制鹽、苦鹵提取鉀鎂”的海水生態產業鏈,年可生產海鹽130萬噸、溴素4000噸、精制鹽6萬噸、鉀鎂等化工產品16萬噸,海鹽、溴素、氯化鉀、氯化鎂等主導產品的品質、產量均居國內同行業前列,是全國重要的海洋化工產品生產基地。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金盛海洋于2022年7月11日與東興證券簽署了輔導協議,7月13日在山東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其后共開展了3期輔導工作。東興證券認為,經過輔導,金盛海洋已具備成為上市公司應有的公司治理結構、會計基礎工作、內部控制制度等,金盛海洋及相關人員也掌握了證券市場制度規則情況、了解了證券市場概況,據此向山東證監局報送了輔導驗收的報告。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輔導備案報告獲悉,金盛海洋注冊資本10000萬元,控股股東為匯泰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金盛海洋99.00%股份。天眼查顯示,匯泰實業控股有限公司共有3個自然人股東,分別為張大騰、張小飛、張駿,持股比例分別為51%、37.84%、11.16%。
在山東當地媒體評出的2022山東創富榜上,1990年出生的張大騰和張小飛同時上榜,財富估值分別為6.97億元和5.22億元,并且是300位上榜企業家中最年輕的兩人。
為了解金盛海洋IPO輔導驗收情況及后續申報上市時間安排,經濟導報記者3月22日多次致電金盛海洋聯系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
9年前100%股權作價7.27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金盛海洋早就有登陸資本市場的打算,并購上市、香港IPO都是曾經的選項之一。
據介紹,金盛海洋曾籌劃港交所上市事宜,并于2018年12月及2019年1月先后搭建境外及境內主體,包括Jinsheng Ocean Holding CO., Ltd、Jinsheng Ocean Resources CO., Ltd、Jinsheng Ocean
InternationalCo., Ltd、金盛海洋(香港 )有限公司、金盛控股(濱州)有限公司。
考慮到金盛海洋主要聚焦國內市場,公司股東和管理層決定調整上市方案,放棄港交所上市計劃,并開始拆除紅籌架構。據悉,截至輔導報告出具日,金盛控股(濱州)有限公司已轉為內資企業,金盛海洋(香港 )有限公司已辦理完畢稅務注銷手續,工商注銷工作正在辦理中,其余3家公司已完成注銷工作。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籌劃香港上市之前,金盛海洋還在2014年與魯北化工討論過資產重組事宜,以實現“曲線上市”。
根據當時的方案,魯北化工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匯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等持有的金盛海洋100%股權。根據評估報告,金盛海洋100%股權評估值為7.44億元,經協商作價為7.27億元,魯北化工擬以4.51元/股的價格合計發行1.6億股。交易完成后,金盛海洋成為魯北化工全資子公司,金盛海洋的原股東則把手中的未上市股權變為了上市公司魯北化工的股份。
據悉,當時的金盛海洋業績不俗,根據業績承諾,金盛海洋2014年至2016年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244.13萬元、7652.01萬元和8073.34萬元。
只不過由于魯北化工的定增并購事宜最終未能成行,金盛海洋才走上了IPO之路。
匯泰的資本市場圖謀
其實,在金盛海洋沖刺IPO之前,作為實控人的張大騰和張小飛,在資本市場也有著其他的布局和動作。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匯泰實業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渤海水產(872258.NQ),已在2017年10月在新三板掛牌,
據介紹,渤海水產是綠色無公害水產品供應商,擁有約17萬畝的對蝦養殖面積,建立了從育種、育苗、養殖、加工到銷售的完整水產產業鏈,為周邊市場批發商、零售商以及商超、食品加工企業提供優質的的生態鹽田蝦鮮活及加工產品。財務數據顯示,渤海水產2021年營業收入為7.87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399.22萬元;2022年上半年,渤海水產營業收入為3.2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510.26萬元。
2022年11月,渤海水產向員工持股平臺濱州渤海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定向發行了531.7萬股,募集資金1621.69萬元,用于無棣縣水產良種工程項目對蝦聯合育種平臺項目建設。該部分股權已于2023年1月19日在新三板掛牌并公開轉讓。
在更早之前的2019年8月,百洋股份(002696.SZ)當時的控股股東孫忠義與匯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匯泰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孫忠義擬向匯泰集團轉讓其所持有的百洋股份股票,轉讓比例不低于總股本的7%,轉讓總價擬不低于2.59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由于雙方在溝通談判期間,對于有關合作事項的部分細節條款未能達成完全一致,最終雙方決定終止上述股權轉讓框架協議。不過,匯泰集團當時布局A股市場的意圖已經顯現。
天眼查顯示,張大騰、張小飛分別持有匯泰集團51%和37.84%的股份。
對于渤海水產是否有北交所上市計劃,以及匯泰方面是否在資本市場還有別的規劃,經濟導報記者致電渤海水產及匯泰方面,均未能取得進展。
|
編輯:史飛雪 |
|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