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教育,發現北交所上市公司價值,日前,山東省非上市公眾公司協會聯合山東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協會等赴淄博、濰坊、日照三地繼續開展“走進北交所上市公司”系列活動,對山東齊魯華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路斯寵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萬通液壓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調研座談。調研過程中,這幾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不斷被發掘,而資本市場也將更多關注山東的“專精特新”制造業企業。下面就跟隨記者,一起發現這3家企業的投資價值。
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作為中石化齊魯石化公司的改制企業,山東齊魯華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齊魯華信,830832.BJ)在創立之初,就植根于石油化工行業。然而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自2021年11月5日平移登陸北交所以來,齊魯華信堅持創新引領,立足于原有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通過石油化工催化分子篩、新型分子篩、汽車尾氣治理新材料及MTO催化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逐步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近年來,吸附劑產品特別是在制氧、制氫方面的醫用及工業化應用前景尤其被看好,目前齊魯華信已初步完成技術攻關及工業化生產的技術儲備,制氧也已進入了試生產階段;此外,吸附劑新材料項目也已被認定為2023年山東省重大實施類項目,所以未來公司的發展,有望駛入制氧、制氫的新賽道。

立足分子篩,創新驅動
初春的淄博乍暖還寒,但齊魯華信廠區內的一處工地卻很熱鬧。3月14日,當經濟導報記者來到這里時,發現催化新材料工程技術探究中心的主體建筑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研發設備安裝;外部的地面也已硬化,預計將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據公司董事長明曰信介紹,該研發中心連同地下的建筑面積達9000平方米,地上部分分為北樓和東樓,共計7000平方米,研發中心建筑西面還預留了室外設備安裝空間。
目前,齊魯華信的研發隊伍共有80余人;而在研發中心投入使用后,還將與高校、外部科研機構等合作,招才引智。
齊魯華信成立于2004年3月30日,由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公司改制而來,是一家專業從事石油化工催化新材料、環保催化新材料和煤化工催化新材料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持續注重技術工藝改進和產品研發能力提升,改制以來,先是在石油石化領域內站穩腳跟,再將業務拓展至環保、新材料領域等,形成“多條腿走路”格局。

▲2021年2月23日,齊魯華信掛牌精選層
隨著公司深入分子篩的研產銷,技術創新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分子篩領域技術難度高,設備投入大,具有較高準入門檻。據公司財報,齊魯華信的研發經費占營收比常年穩定在4%左右。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從全球主要生產商2018年分子篩產能來看,齊魯華信位列第九名,占全球產能比例2.34%,在國內民營分子篩企業中躋身頭部陣營。
“缺少研發,產品將不能推陳出新,也將很快被淘汰。所以未來,我們打算將技術研發做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力。”明曰信表示。
截至目前,齊魯華信已經掌握了分子篩水熱法合成技術、無模板劑水熱晶化技術、模板劑水熱晶化技術、分子篩過濾交換技術、分子篩焙燒技術、分子篩母液回收技術等一整套分子篩生產技術,擁有59項專利權和9項商標權,部分技術達到國內及行業領先水平。
而后,立足分子篩領域的技術積累,齊魯華信又通過創新駛入了新賽道。
“兩條腿”走路,安全換道
隨著山東加快制造業強省建設,市場對于工業用氧的需求越來越高。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市場對醫療用氧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現在國家大力發展縣級醫院,對制氧機的需求很大;在家用方面,越來越多老人的安睡也離不開吸氧。”明曰信表示。
正因如此,齊魯華信才看好制氧、制氫吸附劑新材料,部分原因是看好在國內的醫用及工業化應用前景,并準備從這條新賽道一展身手。
值得注意的是,齊魯華信采用的制氧方法是分子篩制氧法,而分子篩也齊魯華信在立足石油化工時期就秉承的傳統優勢領域。
據介紹,相對于傳統的制氧方法,分子篩制氧具有氧氣濃度高、有害物質含量低、制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點,涵蓋從醫用到工業用氧的多種應用場景。
實際上,齊魯華信在其發展歷程中曾多次安全轉換賽道。根據相關財報,2017年和2018年,齊魯華信來自國外收入分別增長385%、297%,規模分別達到4910萬元、1.95億元,占營收的比重也從13%提升到30%以上;即便是在海運費飆升、出口發貨困難、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大幅上漲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的2021年,齊魯華信國外收入仍實現了51%的增速,規模達到2.26億元,創歷史最高,占營收比重近四成。
此外,公司也意識到國際形勢對經營的影響,所以一方面繼續與國際知名企業的長期深度合作,穩住外貿基本盤;另一方面早早布局國內市場,建設國內市場緊缺的產品生產線。
而這條生產線,就是上文提到的制氧生產線。
綠色發展,布局未來
氫能是一種高效、低碳、綠色的能源;山東則是全國首個從省級層面“布局”氫能產業發展的省份。
在分子篩制氧生產線開始試生產的同時,齊魯華信的制氫生產線也在規劃當中。“目前主流的制氫工藝,需要大量的鋰,價格昂貴、市場波動大;而我們研發的工藝是鈉離子制氫,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明曰信表示。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樣也是齊魯華信一大特色。
早在2007年,齊魯華信投資設立子公司山東齊魯華信高科有限公司,利用分子篩在空氣凈化、煙氣脫硫、脫硝等環保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開始布局汽車尾氣治理新材料等環保催化新材料相關產品的研產銷。
到了2019年,投資6379.18萬元建成的汽車尾氣治理新材料項目。
在生產環節,齊魯華信也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經濟導報記者走訪廠區時,發現一條馬路之隔就是居民區。“目前廠區這邊幾乎沒有污染排放,完全融入了周圍居住環境;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公司年產1000噸汽車尾氣治理新材料和年產3000噸吸附劑新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放到了位于高青縣的省級化工產業園區。”明曰信表示,“目前,該項目被認定為2023年度山東省重大實施類項目,正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工作。”
投資者問答丨國內市場或成2023年業績新增長點

▲山東齊魯華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明曰信
問:公司于2022年末進行了募集資金用途變更,將原募集資金投資項目“2000噸汽車尾氣治理新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變更為“1000噸汽車尾氣治理新材料+3000噸吸附劑新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請問目前吸附劑新材料項目的建設期、投產期和未來市場前景如何?
答:近年來,吸附劑產品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特別是在制氧、制氫方面的醫用及工業化應用前景尤其看好。因未來新能源有可能繼續擴大占領燃油車市場,公司積極推進產品轉型,重視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通過多方面努力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已初步完成吸附劑產品的技術攻關以及工業化生產的多項技術儲備,公司正加快推進吸附劑新材料的生產線建設速度,爭取早日投產達效。
考慮生產線規劃建設、設備選型、訂購、人員招聘、培訓及投產前各項準備工作與試投產等實際需要,原計劃建設周期為24個月,預計2025年投產。目前,公司根據市場形勢,正全力加快推進本項目建設,力爭今年6月底完成土建施工,9月底完成設備安裝調試,爭取年底前實現第一條生產線試生產。該項目完工達產后,將形成年產汽車尾氣治理新材料SSZ-13系列1000噸+分子篩吸附劑3000噸的制造能力。
問:請問公司主導產品的成本構成大宗原材料和能源價格對成本的影響?
答:公司主導產品分子篩的成本構成中,直接原材料占比近55%,能耗占比約為17%,人工成本約占10%,制造費用約占18%。
公司大宗原材料主要包括氫氧化鋁、水玻璃、液堿、硅膠、硫酸等,2022年度主要原材料采購單價較上一年度平均采購單價漲幅在20%以上。能源單價較上一年度也有較大漲幅,蒸汽單價上漲31.37%,天然氣上漲27.53%,電采購單價上漲14.84%。主要原材料和能耗采購單價的上漲,導致2022年度產品單位成本的上漲幅度較大。
公司目前多方舉措,實施降本增效和節能降耗,并加強精細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提升績效考核,實現降本增效,同時大力開拓新產品市場,依靠產品升級轉型,創造新的效益增長點。
問:根據公司半年度數據所示,出口收入占比約為45%,未來出口收入是否會有變化,公司有哪些應對措施?
答:自2022年10月開始,出口訂單下滑較為明顯,受訂單下滑影響,公司第四季度開始產能釋放不足,導致業績下滑。
為契合市場變化,堅持長遠發展戰略,公司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針對產品精細化管理,建設國內市場緊缺的制氧制氫等吸附劑新材料生產線,轉變產銷重心,積極開拓國內客戶,為公司2023年業績提供新的增長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