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瓊
近日,濱州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濱州市公用事業集團專場,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洪剛介紹了2023年“亮目標”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田洪剛介紹,濱州市公用事業集團成立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致力于城市公用事業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工作,各項服務能力有了顯著提升。
供熱方面。完成投資8.5億元,建設68條高溫水管線、53座換熱站,新增供熱面積1150萬平方米,同時帶動了地上城市道路更新,改善了交通環境。針對市城區供熱水平不一的問題,合并整合東城、西城兩家熱力公司,統一了服務標準,設置了121名供熱管家,涵蓋全市1149個小區,基本上做到供熱服務精準到戶。
供氣方面。完成投資7.2億元,建設天然氣管網381公里,對接氣源接收門站5座,天然氣場站22座。目前,黃河以北區域管網已互聯互通,黃河以南博興縣和高新區、鄒平市區域已獨立成網,與德州市、東營市管道連接,形成三市互聯互通格局。同時,為保障市城區居民用氣需求,投資1.9億元,建設完成市城區LNG調峰儲備站項目,可滿足市城區不低于3天的應急調峰需求。
公共交通方面。按照相關政策要求,濱州全面落實了年滿60周歲老人、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可憑相關證件免費乘車優惠政策,取消了老年卡、愛心卡年審業務。去年,更新新能源汽車25輛,并對全市重點路段140余座公交候車亭實現夜間亮化,提高公交的便利和舒適度。
田洪剛表示,下一步,該集團將結合城市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升公用事業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供熱保障能力,加快推動大唐南延、集中供熱以及老舊小區供熱管網改造工程,盡快形成“一環一縱,一張網”的供熱總體格局;完善氣源保障體系,啟運河北氣源入境項目,推動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合資合作項目落地,增強多氣源保障能力;優化公交運營服務,逐步淘汰老舊車輛,更新新能源公交車,探索創新型TOD模式,充分利用公交場站資源,實現公交多元化發展,提高公交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