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祭祀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現在鄉里提倡用文明的祭祀方式,下面我給大家讀一下移風易俗的倡議書,希望咱們黨員和群眾代表帶頭垂范,在全村形成文明新風尚!3月25日,在濱城區秦皇臺鄉鑫隆新村主題黨日上,村黨總支書記劉立東向大家呼吁。

“喪事只辦一天,不準披麻戴孝,不擺宴席;喜事限燃鞭炮,村里的不招待,吃飯標準控制在200元左右,香煙價錢在10元以內……”這是秦皇臺鄉惠民新村村主題黨日上通過的村規民約部分內容。
如今在秦皇臺鄉,傳統的“俗”已被打破。據了解,全鄉48個自然村均成立了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將移風易俗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引導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風。
“村里一直都是提倡移風易俗,紅事有嚴格的規定,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不能忘!鼻鼗逝_鄉倉頭王村村民王新岐說。前幾天兒子結婚,如果按照以前的傳統辦一下,酒席至少有20桌以上,在同兒子及家人商量后,決定按照村里新制定的村規民約來辦。

“掃墓祭祀是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祭禮,但實質上是家風的薪火傳承,更是孝老愛親、知恩圖報、愛國愛家等優良道德品質的傳承!鼻鼗逝_鄉黨委宣傳、統戰委員劉玉潔表示。當下,文明祭祀、綠色祭祀的新風正悄然興起。
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近年來,秦皇臺鄉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為契機,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身邊好人”選樹、“好媳婦 好婆婆”等文明實踐活動,全力打造“文明高地”、打響“秦服務”品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滋養。
“移風易俗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又是促進鄉風文明的重要手段。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村民踐行村規民約,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為‘當事人’,推動村規民約落實落細,營造移風易俗齊參與的局面,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讓清朗的新風吹遍鄉村!鼻鼗逝_鄉黨委書記張碩表示。(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