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慎平 劉玉 通訊員 賈傳龍 馮磊
3月30日上午,第十一屆蘭陵(蒼山)蔬菜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召開。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蘭陵縣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去年更是榮創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據悉,蘭陵縣是農業大縣、蔬菜大縣,被譽為“山東南菜園”“山東洋菜園”,命名為“中國蔬菜之鄉”“中國大蒜之鄉”“中國牛蒡之鄉”,是“全國蔬菜產業十強縣” “中國果菜加工十強縣”。今年來,蘭陵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謀劃實施“綠色強縣”戰略為契機,錨定爭當對接長三角“三步走”先行區定位,立足資源稟賦、生態優勢和產業基礎,著力探索鄉村振興蘭陵路徑。

著力壯大“四雁經濟”。為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蘭陵縣創新提出“四雁工程”政策理論體系,實施了加強村黨組織隊伍建設的“頭雁工程”、吸引在外人士回鄉創業的“歸雁工程”、培養“土專家”“田秀才”等實用人才的“鴻雁工程”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的“雁陣工程”,形成了頭雁領航、歸雁反哺、鴻雁爭鳴、雁陣齊飛的良好局面。2023年,蘭陵將繼續深化實施“四雁工程”,并著力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政策引領、資金扶持、健全機制、示范帶動等系列措施,創新生產經營模式,推動鄉村經濟多元發展,塑強“四雁經濟”,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新支撐。今年計劃新增“頭雁”領創辦合作社等20家,引進“歸雁”人才260名、落地經濟實體200家,遴選、培養“鴻雁”400名,輻射帶動農民2000戶;新培育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市級示范社5家,縣級及以上示范社、示范場100家。
聚力發展預制菜產業。2022年,蘭陵縣搶抓產業新賽道,圍繞“黨政企民金研社媒”8大要素,以工業思維塑強現代農業,將預制菜產業納入全縣工業經濟“8+1”產業鏈,實施科技賦能等“九大行動”,發揮蔬菜種植大縣的產業優勢、品質認定的標準優勢、30萬蘭陵人常駐長三角等地經商務工的比較優勢和每天2600多輛貨車滿載蒼山蔬菜“賣全國”的營銷優勢,發布山東省首個預制菜區域公共品牌“魯味好品•蘭香天下”,引進信良記等龍頭企業,已形成富有蘭陵特色、輻射帶動力強的百億級產業集群。2023年,蘭陵縣將依托農企園,建設蔬菜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引進科研院所2家,打造中國(沂蒙)綠谷,加快推進預制菜“一園六區”建設(1個主園:中國蘭陵東盟高端預制菜產業園”,6個特色園區:磨山鎮清真食品園區、長城鎮辣椒園區、大仲村非遺食品園區、蒼山大蒜園區、莊塢牛蒡園區、中國臨沂預制菜食品供應鏈示范產業園區)。堅持“規模化種植、社會化服務、鏈條化加工”,推進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利用好“魯味好品•蘭香天下”區域公共品牌,招引預制菜產業頭部企業2家以上;深化文旅產業、預制菜等業態跨界合作,推動蘭陵文化、“品味魯菜”餐飲文化融入預制菜產業,促進“菜文旅”一體發展,提升“蒼山味”品牌內涵。
傾力擦亮農業品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減肥減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持續增強農業品牌核心競爭力,加快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認證,計劃新增“三品一標”認證30個;深入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明顯、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專業村鎮,帶動產品開發、產業發展,年內爭創省級農業產業強鎮1個、鄉土產業名品村10個;加強“蒼山大蒜”“蒼山牛蒡”“蒼山辣椒”“蒼山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藥食同源探索,深挖品牌價值內涵,打造過10億元區域公用品牌1個、企業產品品牌1個。
全力建設美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五個一”工程(一個鄉創共同體、一個小微工業園、一個青年社區、一條商業街、一個口袋公園”),將鄉創共同體打造成鄉村振興“新引擎”、小微工業園打造成發展“新陣地”、青年社區打造成居住“新樣板”、文化商業街打造成消費“新動力”、口袋公園打造成生活“新景觀”,持續增強發展動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啟動投資7億元的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設施服務水平;加快“田園新城”建設,把中國美麗鄉村、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先進村代村周邊的11個村莊,2.6余萬農民納入共富框架,投資5億元,打造以經濟、教育、康養、旅游、人才等為一體的共同富裕示范區;推進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實施“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打造,力爭建成省級美麗鄉村4個、市級15個,市級示范片區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