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3月3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于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介紹,3月26日-27日,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在青島成功召開。為搶抓旅游業全面復蘇機遇,促進旅游業提質升級,推動實現山東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會前省委、省政府專門研制出臺了《意見》。

《意見》指出,山東塑強新時代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優勢,聚焦進一步彰顯齊魯特色、塑強山東優勢,提出聚力打造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示范地、全國紅色文化傳承地、國際著名休閑度假黃金海岸、全國工業旅游首選地、全國鄉村旅游目的地、“沿著黃河遇見海”文化旅游新高地等6張綜合性、標志性靚麗名片。全面提升文旅產業發展能級,提出實施千家景區煥新工程、百企領航工程、重大項目引領工程和激發文旅消費活力4個方面任務。到2027年,實施300多個重點文旅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5000億元,培育30家以上領軍企業、100家領航型企業。圍繞全面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提出辦好“黃河大集”、開發旅游必購品、發展淡季旅游、夜間旅游等措施。數字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包括加快發展智慧旅游、拓展文旅新場景、創新發展未來業態等。提出實施“山東智造”文旅產業工程、推出“好客山東一碼通”、實施全要素場景革命、組織開展重大關鍵技術研發等舉措。
《意見》中還有諸多創新點,一是突出目標引領和合理布局。立足山東資源稟賦、基礎優勢,《意見》明確打造國際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好客山東”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戰略定位,構建濟南、青島兩大都市圈拉動,長城、大運河、黃河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引領和“四廊一線”貫通、八大片區支撐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圍繞促進深度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分階段確定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率先實現文旅行業由全面提振復蘇向高質量發展躍升;到2027年,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強省,年接待游客超過10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3萬億元;到2035年,高水平建成文化旅游強省和國際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二是突出市場化社會化導向,無論是激活消費、盤活資源、辦好活動,還是推進項目建設、培育市場主體,《意見》都強調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出大力支持民營文旅企業發展,健全鼓勵民營經濟、社會資本、行業協會進入旅游業發展的政策體系,鼓勵市場化、社會化舉辦全省鄉村旅游節、生態旅游節、國際旅游周。提出實施百道經典魯菜、百條美食街、百道網紅小吃、百位魯菜名廚等“四個一百”工程,以及千個網紅打卡地、千名文旅達人、千個好客故事、千件文創產品等“四個一千”行動,選樹發布齊魯文旅名縣、旅游高質量發展年度人物及企業等,這些舉措都將充分發揮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的作用。三是突出開辟新賽道制定新標準。《意見》明確,將推出高等級景區創建新舉措,支持各設區的市打造游客人次過千萬的核心景區,鼓勵縣(市、區)打造標志性景區景點,到2027年創建達到5A級標準的旅游景區30個,這主要是為了更好調動景區提質升級的積極性。
《意見》還提出完善旅游服務標準化體系,建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誠信評價體系、好客服務質量監管體系、全球推介和國際營銷體系,改進全省旅游產業統計體系,研究發布休閑城市旅游發展指數等,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標準支撐和規范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