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如火如荼的年報季正在披露中。作為藍籌股的海爾智家(600690.SH)業績增勢收獲市場目光外,海爾集團近年來布局的生物板塊海爾生物(688139.SH)、盈康生命(300143.SZ)兩家上市公司的成長力也頗受關注。
主業強勁副業待興,是海爾集團目前旗下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現狀。財報顯示,2022年,海爾智家歸母凈利潤147.11億元,同比增長12.5%,利潤增速持續超營收增速;海爾生物歸母凈利潤6.01億元,同比下降28.90%;盈康生命歸母凈利潤-5.96億元,同比下降63.67%。

在近年來醫療服務行業持續維持高景氣度的當下,海爾集團旗下兩家生物醫藥板塊上市公司的業績稍顯遜色。
海爾生物于2019年10月登陸科創板,而成立于1998年的盈康生命則更早與資本市場對接,于2010年12月9日在創業板掛牌。2019年3月,盈康生命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海爾集團,是國內領先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設備綜合服務商和腫瘤醫療服務運營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與海爾生物增收未增利境遇類似,盈康生命2022年實現營收11.56億元,同比增長6.09%;基本每股收益為-1.01元;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38.16%。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凈資產為13.1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03%,資產負債率為35.04%。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61億元、-4.10億元、2033.64萬元,同比增長27.90%、下降278.19%、增長109.66%。
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是盈康生命的兩大主營板塊,其表現較為亮眼。其中,醫療器械全年實現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57.96%,毛利率達41.13%;醫療服務實現營收9.97億元,占總營收的86.20%。
事實上,從歷史數據來看,在被海爾集團“接盤”后,盈康生命的業績表現并未給這位主業輝煌的控股股東“爭臉”。2021年盈康生命業績轉虧,虧損3.64億元;2022年虧損持續擴大至5.96億元。歷史遺留的商譽,讓這家腫瘤治療康復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連續兩年業績虧損。
“本報告期,歸母凈利潤-5.96億元,主要系本年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所致。”對此,盈康生命解釋,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如果剔除商譽減值對業績的影響,盈康生命2022年實際盈利情況為正,實現凈利潤7213.31萬元。
Wind風險分析顯示,“盈康生命盈利能力下降,償債能力下降,成長能力下降,投資失誤。”
據Wind分析,盈康生命凈利潤率為-51.53%,同比有所下降,低于同期行業的平均水平0.65%。該公司近三年來,銷售毛利率呈波動下降趨勢,ROE呈持續下降趨勢,其中2022年度,公司銷售毛利率為26.53%,同比有所增長,高于同期行業的平均水平6.59%;ROE為-38.99%,同比有所下降,低于同期行業的平均水平1.71%。
與此同時,近兩年,盈康生命共計出現兩次年度償債能力下降,其中2021年報流動比率同比變動幅度最大為-68.27%,2021年報速動比率同比變動幅度最大為-68.87%,2021年報資產負債率同比變動幅度最大為74.48%。近三年來,其流動比率呈持續下降趨勢,速動比率呈持續下降趨勢,資產負債率呈持續增長趨勢,全部債務/EBITDA呈波動下降趨勢。
從行業趨勢來看,醫療服務行業是屬于消費性質相對較強的行業,諸多專科領域得益于行業滲透率提高有望快速擴容。從需求端來看,公眾的健康意識逐步提升,廣大人民對于醫療衛生資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下一步,海爾的布局如何兼顧主業和副業齊頭并進,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