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的路繼續前行。山東高速集團作為山東省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主力軍,圍繞“加密、擴容、提速、增智”四大工程,全面發力“四通八達”高速路網建設,目前所有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現場完成應開盡開,實現復工達產。近日,記者探訪山東部分重點高速項目,看山東的路又將帶給齊魯大地怎樣的變化和驚喜。
濟濰高速過隧道不降速
山東高速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李劍峰介紹,濟南至濰坊高速公路(濟青高速中線濟濰段)起于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東環段,途經濟南、淄博、濰坊三個城市,止于濰日高速,全長161.86公里,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雙向六車道,概算投資421.35億元,橋隧比高達41%。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山東省會經濟圈與膠東經濟圈互聯互通的第三條大通道,對于促進沿線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完善山東高速公路路網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3月29日,在濟濰高速盤頂山隧道現場,山東高速集團濟濰項目辦工程技術部部長陳元培介紹了智慧隧道的“智慧”之處。
盤頂山隧道左線長4100米,右線長4056米,為分離式雙向六車道特長隧道,是山東高速公路第一長隧。隧道多次穿越巖溶、節理裂隙、斷層破碎帶發育區,圍巖極為破碎、自穩性差。為了保證建設工期,項目部設置435米長輔助坑道斜井一座,形成隧道進口、出口、斜井共6處作業面同時施工,目前隧道已提前3個月全隧貫通。
“首先在保證隧道不降速通行方面,在隧道進口設置了100米的遮光棚,隧道出口設置20米長的鏤空明洞,分梯次降低隧道洞口附近區域的光照亮度,消除隧道‘黑白洞’效應。”
陳元培說,在行車方向兩側各增加25厘米的側向寬度,進一步降低隧道“側壁”效應,并且設置了智慧照明調光系統,根據洞外亮度、色溫、行車速度等信息自動無級調光與無級調色溫,優化提升了隧道內飾,能更好地提高駕駛員視覺舒適度,緩解駕駛疲勞。
另外,為了保證隧道行車安全,在隧道配備了巡檢機器人,對隧道內環境實時監測,設置了智能滅火系統、智能泡沫消防炮系統,與火災報警系統聯動,進行自動跟蹤定位滅火;做好隧道內事件精準監測實時發布,在隧道內以140米間距與固定攝像機同址設置雷達事件感知設備,對隧道內發生各類事件進行實時精準監測。
在距離隧道入口300米和1000米處,各設置了一套涉及可變信息標志、可變限速標志、車道指示標志等門架式可變信息標志,自動發布預警給司乘人員。
除了有智慧隧道,濟濰智慧高速共建設90余類、11000余套涵蓋感知、監測、誘導、發布等功能的外場設施,實現了50余個新穎應用場景。
通過隧道不降速通行、車路協同、開放經濟帶智慧服務區、“云收費”智慧收費站、準全天候通行、重點路段監測預警、零碳高速、智慧建設、一張網管控等九大建設亮點,力爭打造成國內“首條近零碳高速”、全國首條面向全壽命周期數字化交付的高速公路,建成全國首個“一網”運行的智慧路網、首個省級車路協同云平臺。
十站十景異域風情,高速服務區或成網紅打卡地
俄羅斯、塞爾維亞、泰國、哈薩克斯坦……開車停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就能走進有著異域風情的地方,你期待嗎?
今年10月,濟青中線計劃通車,有著異域風情的高速服務區也將同時亮相,屆時,這里或將成為山東的“網紅打卡地”。
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濟青中線分公司副總經理楊彥勇介紹,濟青中線共有10個服務區。其中,坊安服務區打造東亞主題,南區建筑風格集合坡屋頂及平屋頂元素,圓形建筑獨具一格;北區建筑延續大唐建筑樣式,青黑屋瓦與木結構有機統一,錯落有致、莊重大方。高密南服務區打造南太平洋主題,南區融合堋草房和層疊式屋脊,體現碧海藍天的海島特色;北區提取泰國傳統建筑的多層斜山頂、傳統紅瓦等元素,展現熱帶風情。
昌樂南服務區打造中亞主題,南區借鑒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俄羅斯蘇茲達爾古城建筑風格,植入向日葵花田、套娃、芭蕾舞元素,建造一座充滿童趣和快樂的童話城堡;北區大量應用拱券線條和穹頂造型,營造了氈房建筑風格。青州南及昆侖服務區分別打造歐洲、中東歐主題。
目前服務區正在建設施工,預計2023年下半年運營。服務區還設置了異彩紛呈的景觀廣場,輔以綠植、鮮花、噴泉、雕塑、微觀建筑等元素,與主題建筑風格交相呼應。
濟青中線服務區經營業態按照文化體驗區、美食盛宴區、游娛賞購區、國家主題館展陳區4大特色模塊進行布局,讓旅客不出國就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特色風情。
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副總經理韓冰介紹,按照“定位國際化、主題特色化、文旅融合化”的原則,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創新性提出濟青中線“開放經濟帶”國際風情主題服務區運營模式,旨在通過服務區高質量服務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主動服務雙循環發展格局。
在濟青中線服務區采取了西歐、中東歐、中亞、南太、東亞等“一帶一路”10個國家和地區特色主題風格,將相關特色文化、傳統美食、經典商品融入到服務區的建筑設計、景觀裝飾、服務運營中,構建“一路十域、一路十景、一路十味”網紅“開放經濟帶”,全方位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永不落幕的進博會、文化交流的新客廳、地方經濟的新引擎、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目前,山東高速服務區結合省內城市經濟歷史文化資源特色,已打造34對主題特色服務區,如曲阜服務區被評為“全國高速公路旅游特色服務區”、沂源服務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服務區等,形成了特色服務區“百花齊放”的態勢。
大北環上黃河特大橋挑戰“世界級”
3月28日,在大北環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項目建設正在加緊施工,作為濟南大北環的控制性工程,黃河特大橋主塔已經澆筑完成55米,初具雛形,計劃明年通車。
未來,這座黃河橋將作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獨塔雙跨自錨式懸索橋,亮相大北環高速路。
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濟北公司董事長王洪國介紹,濟南大北環由東向西途經濟南市章丘區、濟陽區,德州市臨邑縣、禹城市,止于禹城市梁家鎮,與京臺高速互通,向西順接二環線西環段。
大北環項目全長67.62公里,批復概算141.7億元,設計時速120公里,雙向六車道,主要工程設置黃河特大橋1座,大橋8座,服務區2處,養護工區1處,通信監控分中心1處,收費站5處。
濟南大北環意義重大,是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中“橫二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與京臺高速、京滬高速、東呂高速、濟高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實現互聯互通,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濟南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提供交通支撐。同時,對德州市全面融入省會經濟圈,完善山東省高速公路網布局,發揮路網整體效益,助力濟南“北跨”發展和“交通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濟南大北環項目黃河特大橋是作為項目控制性工程,全長5837米,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建成后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獨塔雙跨自錨式懸索橋。
記者了解到,大橋在設計上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主橋結構采用獨塔等跨自錨式懸索設計,一塔挑兩跨,黃河河道內不設置任何支撐橋柱,極大保證了原始生態地貌不受影響。(來源:新黃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