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瓊
4月6日,惠民縣政府新聞辦舉行“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惠民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專場,該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春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征介紹商事登記、項目審批、政務服務等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項目是經濟增量之源,是城市發展的后勁所在。蘇征表示,2023年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扎實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堅持“項目為王、落地為要”,優化項目落地流程,簡化項目審批環節,助力成就企業家夢想。
分階段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實現“拿地即開工”向“有地就開工”的轉變。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辦理按照基坑、基礎、主體三部分分階段推進,企業在獲得基坑、基礎的施工許可后,就可以進場施工,項目開工與手續辦理同步進行,讓土地更早“活起來”、項目更快“動起來”。目前,萬達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已通過“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申報方式順利取得建筑施工許可證,審批時間縮短40%,項目開工時間大大提前。
成立“審批管家小分隊”,實現幫辦代辦“多點化”向“全鏈條”的轉變。由縣審批局牽頭,協同發改、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供電、供水相關部門,圍繞重點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不動產登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消防設計審查、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等各項審批事項,列臺賬、理清單、定方案,靠前服務、深入一線、整體聯動,“面對面”傾聽項目需求、收集企業家夢想,形成“抓大項目、大抓項目”的強大合力。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開工以來,收集并解決項目問題100余個,組織協調項目進度會議超30余次,幫助項目辦理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115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協調進度服務覆蓋率近100%。
同類項目環評“打捆”審批,實現“單一化”向“集成化”的轉變。同類型建設項目在辦理環評手續時,由企業或園區管理部門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可打捆編制一個環評文件,開展一次基礎調查,進行一次審批,就能同時取得環評批復。所有建設單位作為項目建設的責任主體,分別對照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進行建設,承擔各自項目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打捆”審批后,報告內容共享率達到60%,編制成本降低約30%,審批時間壓縮20%。
蘇征表示,項目建設是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基石,惠民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將積極探索更加簡約化、高效化、精準化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全力成就企業家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