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會上,圍繞產業鏈、供應鏈的本地協同配套發展,濟寧能源四大產業板塊面向當地110余家相關企業和有關銀行機構進行了集中發布 為提升產業集群的本地協同配套能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支持本地優質產品推廣應用,日前,“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專場”對接會在濟寧高新區舉行,圍繞產業鏈、供應鏈的本地協同配套發展,濟寧能源四大產業板塊面向當地110余家相關企業和有關銀行機構進行了集中發布。 濟寧能源四大板塊 進行集中推介 當日,濟寧能源相關板塊負責人圍繞綠色精密制造板塊、國際物流和公鐵水多式聯運板塊、梁山港物流服務板塊和濟寧能源產業協同發展、市場供需板塊進行了推介。 集成港航+物流運輸,服務制造業降本增效。據介紹,發揮內河水運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優勢,完善“樞紐+通道+網絡”現代水運物流體系,一企一策提供“一單制”“門到門”等定制化物流方案,提升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過升級港口航道,加密集裝箱航線,建設海關監管場所,加快構建“干支流通達、公鐵水互通、上下游銜接”的高效水運通道。去年以來,在制造強市和港航物流指揮部推動下,濟寧貨物運輸“公轉水”“散改集”步伐明顯加快,太陽紙業、東宏管業、華勤集團、山推機械等16家制造企業貨物運輸由公路轉為水路,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約1/3。華勤集團輪胎產品由公路運輸發往珠三角地區,后改為由濟寧港河江海多式聯運,每條節約運輸成本13元,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力,真正將水運優勢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 同時,以煤電、港航物流和高端制造重大產業項目為引擎,延伸產業鏈條,擴大有效投資,釋放內需潛力,帶動制造業發展。“十四五”期間,濟寧能源將開工建設煤礦、港口、鐵路專用線、高端制造等項目12個,新增投資215億元,釋放大量加工制造、設備供應、產品配套需求。投資30億元的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下半年投產,需配套金屬鑄造、機械加工、電力推進、閥門制造、船舶儀器、船舶裝潢等近百種制造業產品,年鋼材消耗量15萬噸,拉動相關產值超過100億元。 推進產業鏈、供應鏈 本地協同配套 對接會上,山推股份、東宏管業、奔騰漆業、東岳專用汽車、蒂德精密機床等本地企業代表也分別通過PPT形式進行分享,展現企業優勢,謀求合作共贏。 “通過水陸聯運模式,大大提高了管材運輸效率,增加了管材到貨及時率。”東宏管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大口徑管材和需長距離運輸的項目訂單,通過航運提高了項目響應速度,降低了企業管材綜合物流運輸成本,拓展了市場銷售半徑,有效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今年首場對接會,我們選擇從濟寧能源集團這樣一家大型綜合集團開始,期望借此打造一個高標準的對接活動樣板,覆蓋更多、更廣的本地產業和市場需求。”市政府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張勝明說。 會議現場還集中展示了“濟品濟用”終端產品,展現了本地產業鏈供應鏈本地配套效果較好的典型合作案例。同時,濟寧能源與10家合作客戶進行了現場簽約。 力爭提供更多 增值服務和合作機遇 制造業是濟寧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港航物流是濟寧的獨特優勢、潛力所在。兩大千億產業融合發展,潛力巨大。濟寧能源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構建“12326”產業矩陣:強化煤電一個基礎產業,狠抓港航物流、大宗貿易兩個支柱產業,做優高端制造、金融服務、物業服務三個支撐產業,拉長加粗煤炭、港航兩大產業鏈條,打造六大百億園區,加快建設全國一流綜合能源集團和大宗物資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力爭為制造業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和合作機遇。 下一步,濟寧能源將立足制造業所需、企業所求、濟寧能源所能,優化集成服務模式,精準實施“敲門串鏈”行動,與制造業企業深度協同、共享共贏,集成港航+物流運輸,服務制造業降本增效;加快主業轉型升級步伐,培育加工制造新動能;定制供應鏈一體化集成服務,賦能制造業提檔升級,為打造國家級高端制造產業集群做出濟寧能源貢獻。 (馬輝 宋浩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