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跨界收購被“圍觀”事件再次發生。東方材料4月9日晚公告稱,擬以定增募資方式總價21.22億元收購TD TECH的51%股權,交易對象為諾基亞。TD TECH剩余49%股權由華為持有,其全資核心子公司鼎橋的董事中包括徐直軍、鄧飆等華為系高管。本次增發完成后,公司業務類型將從軟包裝用油墨、復合用聚氨酯膠粘劑以及PCB電子油墨產品拓展至行業無線產品、終端產品及物聯網產品領域。
華為聲明:合作沒可能
東方材料公告同時表示,截至本預案公告日,公司尚未取得TD TECH少數股東華為關于放棄優先受讓權的承諾文件,本次交易存在少數股東華為主張優先受讓權從而導致交易無法實施的風險。
東方材料公告剛出,華為公司旋即在其官網發布“聲明”,表示“我司沒有任何意愿及可能與新東方新材料合資運營TD TECH”。
華為在聲明中表示,作為“TD TECH”股東,針對新東材料收購諾基亞持有的TD TECH股份事項,我司鄭重聲明如下:
第一,我司與諾基亞合資運營TD TECH,是基于雙方的戰略合作與雙方技術實力、全球的銷售與服務能力;第二,我司認同諾基亞出售股權,但購買股權者要擁有同樣的戰略能力才具備延續既有合作的基礎,我司沒有任何意愿及可能與新東方新材料合資運營TD TECH;第三,我司正在評估相關情況,有權采取后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行使優先購買權、全部出售股份退出、終止對TD TECH及其下屬企業的有關技術授權;第四,我司期望有戰略價值的股東共同支持TD TECH繼續發展。
劉姝威呼吁嚴厲打擊操縱股價等行為
東方材料跨界收購及被華為“打臉”事件,也受到了諸多業內專家的關注。4月10日,知名經濟學者劉姝威在個人公眾號發文,對“東方材料擬收購TD TECH 51%股權卻遭華為嚴詞拒絕一事”評論稱:為什么華為公司和上交所對東方材料“收購TDTECH51%”股權事宜如此迅速發布聲明和提出監管要求?東方材料的主業是從事軟包裝用油墨、復合用聚氨酯膠粘劑以及PCB電子油墨等產品的生產銷售。東方材料“收購TD TECH51%股權”的理由是主業經營困難,開拓新的業務方向。沒有能力經營主業,甚至沒有能力經營企業,卻妄想用收購其他業務,改頭換面,操縱股價,是癡心妄想。監管機構必須嚴厲打擊這種行為,這種行為破壞證券市場的風氣。
電信行業資深研究人士付亮則認為,鼎橋成立有著特殊背景,華為和諾基亞(當時合資的還是沒和諾基亞合并的西門子)是通信設備市場的兩大競爭對手,成立合資公司都是為了占位中國的TD-SCDMA市場,當時雙方都沒信心,但均不想放棄市場。“鼎橋歷史使命已完成,雙方合作已形同虛設。”然而,諾基亞將鼎橋的股份轉給了一個做油墨的,就是東方材料,華為肯定不干。值得注意的是,但此前鼎橋生產華為智選5G手機,并不符合諾基亞意愿,估計也未經過諾基亞同意。最終鼎橋結果難料,華為和諾基亞必有一方退出,但是,新東方新材料借此炒作概念股,或許增加了更大的風險。
“十佳獨董”李若山投下棄權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該收購案在內部審議時,也遭遇了東方材料獨董李若山投下棄權票,其認為收購協同性存在問題,會對公司造成財務風險,未來經營安排缺失等。
敢于投下棄權票的李若山老先生,1949年出生,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是中國第一位審計學博士學位獲得者,曾任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會計系副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會計系主任及金融系主任,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咨詢專家。李若山先生目前擔任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鹽田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獨立董事,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監事。李先生于2001年獲上交所頒發的“中國十佳獨立董事”稱號。
公司近三年質地一般,股價一直不低
受華為“聲明”影響,4月10日,東方材料(603110)全天股價均在跌停板位置。公開資料顯示,東方材料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于油墨及膠粘劑。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接近4億元。根據公司年報預告,公司2022年度凈利潤為1575萬元至2075萬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的每股凈資產為3.29元,凈利潤為每股0.08元,公司總股本為2.01億元。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許廣彬。
但就是這樣一只各方面看都質地一般的公司,其股價2020年7月后卻出現大幅飆升,從15元左右短期內拉至51元。2021年2月后,公司股價開始高位大幅震蕩,但絕大多數時間保持在3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