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全國股轉系統4月10日披露的審核企業基本情況表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5家企業正在新三板排隊待審。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獲悉,其中包含4家山東企業,分別為山東英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英軒實業”)、煙臺宏遠氧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遠氧業”)、山東海灣吊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灣吊裝”)和煙臺泰和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和興”)。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幾家魯企都各有特點。比如,英軒實業曾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海灣吊裝則屬于“轉道新三板”的企業,公司此前闖關創業板IPO未果;泰和興則為A股上市公司泰和新材(002254.SZ)旗下企業。
3家企業的申請于3月份被受理
從行業來看,英軒實業所屬行業為食品制造業,宏遠氧業所屬行業為專用設備制造業,海灣吊裝所屬行業為建筑安裝業,泰和興所屬行業為紡織業,這4家企業的申請材料受理日期分別為3月30日、3月28日、3月10日和2月2日。
英軒實業位于昌樂縣,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及銷售檸檬酸系列產品、酒精系列產品、飼料原料等產品的制造型企業。公司檸檬酸系列產品包括一水檸檬酸、無水檸檬酸、檸檬酸鈉及其它檸檬酸鹽產品,酒精系列產品包括特級食用酒精、優級食用酒精。
昌樂縣政府部門一位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在去年11月公布的第七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公示名單中,英軒實業成功入選。由此,昌樂縣擁有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數量達到4家。
檸檬酸下游消費領域廣泛,主要的應用范圍有食品、飲料、醫藥、化工及洗滌等領域,其中在食品和飲料行業有“第一食用酸味劑”之稱。由于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檸檬酸產品的需求量逐年提高。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檸檬酸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在發酵行業領域,中國檸檬酸無論在發酵技術、菌種技術、提取工藝、產業規模、行業資源等方面都有較強優勢。除了較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之外,國內檸檬酸產品出口量逐年提高,行業整體上屬于外向型行業,整體呈現以出口市場為主的市場結構特點。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出口檸檬酸總量為94萬噸,2021年達107萬噸,2022年達123萬噸,檸檬酸出口基本呈現逐步增長態勢。英軒實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山東檸檬生化有限公司、日照金禾生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中糧生化能源(榆樹)有限公司、萊蕪泰禾生化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大客戶主要有可口可樂、臨沂市蘭山區鑫杭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康師傅等。
泰和新材分拆子公司上市
4月11日,民士達(833394.BJ)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網上路演成功舉行。這意味,該公司很快將在北交所掛牌上市。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民士達和泰和興的控股股東,均為A股上市公司泰和新材。顯然,泰和新材正在積極助推旗下子公司對接資本市場,以打造“1+N”多層次資本平臺。
泰和興的申報稿顯示,泰和新材直接持有泰和興67.31%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國豐控股合計可控制泰和新材36.94%股份,為泰和新材的控股股東,煙臺市國資委為國豐控股的控股股東,因此泰和興的實際控制人為煙臺市國資委。
“分拆旗下業務板塊上市,要根據公司的實力,客觀地進行評判有沒有必要分拆上市。要關注拆分出的項目有沒有成長性,拆分出來的部分不能影響母公司的主體業務。”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比較成熟的公司來講,“分拆上市”仍是一個主要的趨勢,利于分拆出來的子公司駛上發展的“快車道”。
從主業來看,泰和興主要從事芳綸纖維制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屬于產業用紡織制成品制造業。公司的業績也可圈可點——2021年度,泰和興實現營收6363.86萬元,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為1753.93萬元;2022年前9個月實現營收9730.72萬元,扣非后歸屬凈利潤為2255.74萬元。
那么,泰和興此番沖刺新三板掛牌,是否意在北交所上市?對此,公司董秘林敏不久前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公司將來的上市板塊,現在還不好說。”
在新三板市場資深人士朱為繹看來,全面注冊制改革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板塊架構更加清晰,特色更加鮮明,各板塊通過IPO(掛牌)、轉板、分拆上市、并購重組等,加強了有機聯系,提供了更多可能。
宏遠氧業收到審核問詢函
宏遠氧業是一家國內領先的集載人壓力容器設計、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企業,主營業務涵蓋醫療健康設備、高端裝備配套、科研設備三大領域,主要產品包括醫用氧艙、微壓艙、氣壓過渡艙、試驗艙、潛水裝備等。
隨著深化醫改和新基建相關政策的不斷推出,公司產品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擴容。“千縣工程”明確, 到2025年,全國至少1000家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基層醫療市場將受益于分級診療政策,其診療技術和患者容量都將得到提高,而醫用氧艙作為診療的重要硬件,需求也將同步增加。”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經理嚴鵬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
醫療器械的發展與醫療健康行業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隨著醫療健康需求不斷增加,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逐漸步入成熟發展期,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根據灼識咨詢統計數據,預計2030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美元,2015年到2030年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66%。
值得注意的是,宏遠氧業于3月29日收到審核問詢函,問詢函涉及的主要問題包括:股權代持及清理的合法合規性,公司生產經營的合法合規性,公司的業務獨立性,不同類型業務與收入確認方式匹配性及存貨分類的合理性等。
海灣吊裝毛利率持續走低
海灣吊裝總部位于淄博市臨淄區,是行業領先的大型工程一體化吊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吊裝服務與吊裝工程兩大類,吊裝服務系為工程提供吊裝技術方案設計并進行專業化吊裝施工,吊裝工程則主要為承擔風電場風機吊裝工程。
公司2016年闖關創業板IPO未果,但是其并未放棄資本市場之路。繼2019年9月再次接受IPO輔導后,海灣吊裝的上市之旅并未傳出新的消息,如今公司擬轉道新三板,申請在創新層掛牌。
海灣吊裝下游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電力建設、石油化工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尤其是風電行業。報告期(2020年、2021年、2022年1-9月)內,公司營業收入中來自風電業務相關的收入占比分別為53.91%、55.93%和50.27%。報告期內,海灣吊裝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3億元、4.97億元和1.89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1.38億元、1.62億元和967.94萬元。
2022年以來,隨著“風電搶裝潮”結束,同時疊加疫情、行業競爭加劇等對吊裝行業影響,國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回落趨穩,單臺風機吊裝市場價格亦有所下降。在此情況下,2022年1-9月,海灣吊裝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出現了大幅下滑。在相關業務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時,海灣吊裝的機器設備折舊、員工薪酬等固定成本占比較大,由此導致公司2022年1-9月毛利率大幅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7.07%、54.02%和24.01%。
目前,海灣吊裝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荷蘭瑪姆特公司等國際企業、中核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以及成都巨象設備吊裝工程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部分競爭對手可能為搶占市場份額或基于其他經營目的,使用過度降價等非正常競爭手段獲客。”海灣吊裝在申報稿中表示,這可能導致公司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