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高夢迪
4月12日晚間,張裕A(000869.SZ)公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39.19億元,同比下降0.86%;凈利潤4.29億元,同比下降14.28%;扣非凈利潤4.14億元,同比下降12.37%;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5元。
作為“紅酒界的茅臺”,張裕A在去年并沒有迎來耀眼的業績。數據顯示,張裕A在2021年止住了此前2020年、2019年業績下滑的頹勢(營收和扣非后凈利潤連續兩年同比下降),但是在2022年并沒有能夠進一步復蘇,而是再次陷入了衰退,公司的主業發展持續承壓中。
葡萄酒、白蘭地銷量雙雙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張裕A主要業務為生產經營葡萄酒和白蘭地,其中葡萄酒主要有張裕、解百納、愛斐堡等品牌,白蘭地主要有可雅、迷霓等品牌。公司主要銷售模式為經銷模式,主要銷售渠道為線下銷售,即通過境內外約4000家經銷商,將公司產品配送至銷售終端,最終提供給消費者。
從產品結構看,公司72.51%營收來源于葡萄酒,25.28%營收來源于白蘭地。張裕A兩大主要產品葡萄酒和白蘭地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分別下滑2.74%和1.59%,減至56.76%和58.99%。但是公司整體毛利率較為堅挺,同比減1.21%至57.11%。
產品成本方面,張裕A葡萄酒和白蘭地成本結構類似,配成酒約占營業成本50%,包裝材料約占30%,人工工資不足4%,制造費用不足15%。
產銷量方面,張裕A葡萄酒產量同比降1.59%至66269噸,銷量同比降3.19%至65540噸。相比較來看,白蘭地產量下降幅度較大,下降28.64%至23830噸,銷售量則下滑7.84%至27464噸,庫存量則從14308噸降至10986噸,降庫存明顯。
2023年營收目標不低于42億
對于業績下滑,張裕A表示,我國葡萄酒行業需求仍然較為疲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12億元,低于當年初制定的力爭實現營業收入不低于43億元的目標。
面對整個葡萄酒行業,張裕A表示,受多種因素的不確定性影響,葡萄酒消費場景受阻,并且受其他酒類擠壓明顯,市場空間越來越小。目前大多數葡萄酒企業規模小,盈利能力差,無力培育市場,全行業長期在低谷中徘徊,葡萄酒市場全面復蘇尚需要長期艱苦努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輕消費群體有轉而消費葡萄酒的勢頭,消費國貨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因此張裕A提到,面對業績下滑,公司將會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從釀造/陳釀技術、調配技術及后處理技術等方面強化產品“中國特色”,突出“中國風土”,同時努力擴大電商業務規模等。
截至4月13日下午收盤,張裕A收于30.95元/股,股價下跌1.96%,總市值212.2億元。
對于新一年的經營計劃,張裕表示,2023年公司將力爭實現營業收入不低于42億元,將主營業務成本及三項期間費用控制在33億元以下。2023年張裕A能否實現這一目標,還需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