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盡管距離4月17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打開還有幾天,但這一輪成品油價格上調已是板上釘釘,而且會創出年內最大漲幅。
金聯創的測算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第九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82.68美元/桶,變化率為12.40%,對應的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應上調520元/噸。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韓政己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本輪調價周期內變化率呈現正向波動,周均價環比上漲。
一方面,原油供應減少的擔憂仍對油價起到支撐作用,此前OPEC+多國宣布將實施約166萬桶/日的自愿減產計劃仍對油價起到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市場機構數據也顯示,3月OPEC+產油國原油產量減少,而且此前200萬桶/日的官方減產力度也沒有進行調整。
此外,沙特連續第三個月提高其面向亞洲買家的官方原油價格,5月至亞洲官方售價(OSP)較4月每桶上漲30美分。同時,俄羅斯方面,原油出口在進入4月之后銳減,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當周,俄羅斯海運原油出口減少約124萬桶/日至約290萬桶/日。
除供應因素外,美聯儲加息壓力有所緩解也提振國際油價。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CPI數據下降,這意味著美國通脹節奏放緩,美聯儲加息壓力有所緩解,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加息周期臨近結束。此外,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因美國政府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以及出口疲弱,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
而從供應方面看,全球石油市場在2023年下半年已經確定會收緊,有可能出現大規模供應短缺。新一輪OPEC+減產有可能加劇這種緊張狀況,并在強大的通脹壓力打擊世界各地脆弱的消費者之際推動油價上漲。但EIA在月報中認為,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圭亞那的原油產量增幅將抵消OPEC+國家的減產。
受原油漲價的提振,下游信心增強,“買漲”情緒加持,終端補貨增多。山東地煉企業出現較多二次甚至多次上調批發價的情況,如92號汽油主流成交價8500元-8600元/噸,產銷比125%;0號柴油主流成交價7430元-7650元/噸,產銷比135%。
此外,汽柴油零售利潤空間縮窄。金聯創監測數據顯示,本周國內92號汽油零售利潤均值為824元/噸,較上周收窄212元/噸;0號柴油平均零售利潤均值為335元/噸,較上周收窄116元/噸。
本輪零售價漲幅將創年內新高,以當前山東油價為例,目前山東地區92號汽油最高零售限價為7.40元/升,95號汽油最高零售限價為7.94元/升。若按520元/噸的上調幅度測算升價,92號汽油上漲0.41元/升;95號汽油上漲0.43元/升,重返“8元時代”;0號柴油上漲0.44元/升。
對普通私家車主來說,按照0.41元/升的調價幅度計算,私家車加滿一箱油(50升)將多花20元左右,按照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油耗8升計算,此次調價后至下次調價窗口打開(4月28日24時),半個多月的時間將多支出33元左右的用油成本。
對物流企業來說,以載重50噸的卡車為例,加滿一箱油(160升)將多花70元左右。按重載行駛百公里油耗在40升左右,月跑10000公里,此次調價后至下次調價前,油耗成本將增加88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