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日前公示了2022年度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評選情況,擬確定山東魏橋集團張紅霞等30人為領軍型企業家,華熙生物趙燕等40人為菁英型企業家,北谷電子張善睿等30人為新星型企業家。
“掛帥出征”企業家多在龍頭企業
公示顯示,此次評選經過了企業自主申報、各市領導小組推薦、專家評審、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等程序,最終得以確定了名單。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公示的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入選企業家最多的是青島,達到了12人;其次為威海10人,濟南、淄博均為9人。其中,入選領軍型企業家最多的是濱州,達到了5人,分別是魏橋創業張紅霞、京博控股馬韻升、西王集團王棣、濱化集團于江、山東創新金屬崔立新;青島、東營均為4人。菁英型企業家中威海、濰坊最多,均達到了5人;濟南、青島、淄博、濟寧則都入選了4人。新星型企業家中,青島、煙臺、淄博、日照都有4人。此外,臨沂、棗莊僅有菁英型企業家入選,分別是2人和1人。聊城僅有1人入選領軍型企業家。
入選企業家所在的企業多為龍頭企業,或國家級單項冠軍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臨工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為全球礦車龍頭企業;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世界化工材料領域龍頭企業,其呋喃樹脂、酚醛樹脂生產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華熙生物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產商;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直徑達15.673米的最大整體環軋鋼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山東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388.3萬戶,同比增長5.8%,中小企業數量超過430萬戶,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41個,累計分別達到756家和186個,分別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二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有50家山東企業上榜。
從領軍型企業家所在的30家企業來看,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利華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等20家,均是2022年山東民營企業100強。
“民營經濟在增強區域經濟實力、推動科技創新、穩就業、保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發布山東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務實之舉,也是優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的有力一招,能夠有效提升民營企業家的榮譽感、獲得感和社會影響力。”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導報特約評論員董彥嶺教授表示。
“百強榜”評選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民營經濟發展,山東一直高度重視,持續推出多項舉措,加碼資本賦能、紓困幫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董彥嶺說。
據了解,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熱情,推動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山東決定自2023年起開展民營企業“掛帥出征”引領行動,每兩年發布一次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分為行業領軍型、菁英型和新星型三類,共100名。
根據《山東省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實施細則》,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將立足發揮百強榜企業“掛帥”作用,重點圍繞“十強”產業特別是11條標志性產業鏈鏈主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延鏈補鏈強鏈重點企業、國家級單項冠軍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對民營企業家優中選優。評選指標重點增加“產業帶動”指標權重,從產業鏈地位、新建項目、技改項目、發展特色、成長性方面,加大企業未來對產業發展貢獻的比重,以此凸顯百強榜的“出征”意義。
其中,參評行業領軍型的企業家,上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100億元,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為國內前3名,擔任企業主要負責人5年以上。
參評行業菁英型的企業家,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10億元,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為國內前5名,擔任企業主要負責人5年以上。
參評行業新星型的企業家,企業創新能力要強,成長速度要快,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利潤總額復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企業為采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制造及電子商務等新生產經營模式的“四新”民營企業;位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發揮“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擔任企業主要負責人3年以上,年齡不超過50歲。
入選的企業家將被授予“山東省‘掛帥出征’領航企業家(菁英企業家、新星企業家)”稱號并頒發證書;設立企業家服務專員安排“一對一”服務,優先安排獲評企業家參加各級各部門組織的培訓活動,每年組織到民營經濟先進發達地區、世界五百強總部開展體悟實訓、深度交流等;編制“掛帥出征”百強榜年鑒,全方位提升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