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玉
4月17日,山東蘭陵(蒼山)蔬菜產業博覽會現場,“菜鄉話振興”研討會吸引了山東省多個特色產業大縣參與。蘭陵縣分享的數字金融助力蔬菜產業振興的發展經驗,引發熱烈討論。與會專家指出,山東是蔬菜大省,“蘭陵模式”是臨沂金改示范區的樣本,值得被更多蔬菜產業縣學習借鑒。
近年來,蘭陵縣與互聯網銀行合作,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引入“大山雀”技術識別蔬菜大棚,發揮科技動能,同時借助“四雁工程”實施人才戰略,并通過資金滴灌,暢通農村到城市的產銷鏈路,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加速蔬菜產業發展。

▲山東蘭陵數字金融助力蔬菜產業振興研討會
發展數字金融 樹“金改區”發展樣本
作為全國首個服務鄉村振興領域的金融改革試驗區,臨沂將“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作為方向之一,打造普惠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沂蒙高地”,并將“推動農村金融服務下沉”作為第一項重點任務,推廣數字普惠金融服務也被列入議題。
蘭陵是金改區的重要組成。蘭陵縣縣委常委、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在現場介紹,蘭陵縣通過互聯網技術,共享可公開的政務信息,為小微和三農用戶建立專屬的數據風控模型,從而提供數字信貸服務,目前全縣有近4萬小微和三農用戶獲得網商銀行數字貸款服務,其中,經營性首貸戶占比超過80%。
通過引入互聯網銀行,與網商銀行合作,為區域建立專屬的信貸風控模型,通過數字信貸補充豐富農村金融產品,目前全縣近4萬縣域小微經營者和農戶使用數字貸款,其中80%用戶為經營性首貸戶。
“2020年,臨沂市與網商銀行簽約合作,發展數字普惠金融,蘭陵也進入了數字金融的高速發展期。”網商銀行縣域金融部副總經理陶岳說道,“網商銀行近一半用戶在縣域地區,我們已與全國超過1200個涉農縣區合作,希望用數字金融補充農村金融體系,提高縣域及農村的貸款可得。”
“網商銀行這種數字金融方式,優勢之一就是能夠實現方便快捷的線上貸款,提升了蘭陵農戶整體金融可得性,成為傳統金融貸款的有益補充,而且助農作用愈加凸顯。”王傳喜表示。
與會專家指出,從信用白戶變為有信用記錄,這為小微群體和農戶獲得更廣泛銀行的金融服務提供了基礎。

“大山雀入棚” 蔬菜大省的科技動能
山東是農業大省,也是蔬菜大省,作為“山東南菜園”,蘭陵的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20萬畝,年產量500萬噸,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疏通集散地。蔬菜產業是60%蘭陵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山東有一半以上的蔬菜都是用大棚種的,在蘭陵就有40多萬畝蔬菜大棚,這些大棚作為資產,很難被傳統金融機構認可。”王傳喜解釋道。

▲蘭陵縣蔬菜大棚
網商銀行方面表示,在與蘭陵的深入合作過程中,發現當地蔬菜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大棚種植面積迅速增加,“大山雀”根據這一種植業態,升級了可識別大棚的技術能力,能夠分析大棚的外形、覆膜等特征,識別出暖棚和冷棚,再與政府產業數據進行交叉驗證,通過風控模型計算出大棚的資產價值,從而給予大棚農戶差異化的數字信貸支持,而大部分菜農并不感知這背后的科技能力。
蘭陵蔬菜種植大戶朱成彥便是受惠者之一。“目前我種植了620個大棚,占地面積約1300畝。”朱成彥在現場說,今年自己首次接觸到了網商銀行,通過手機操作,幾分鐘就獲得了60萬元的信貸額度,“在資金周轉困難時,網商銀行的貸款能快速緩解資金緊張。”
金融下沉初顯成效,“大山雀”已實現蘭陵縣100%大棚種植區域識別,幫助更多農戶獲得更高額度的資金支持。
據了解,自2018年,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與網商銀行簽訂數字化普惠金融項目合作協議以來,網商銀行已與山東省內84個區縣達成“縣域數字普惠金融”項目合作。“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對數據應用和科技發展,讓整個山東的大棚農戶都可以獲得更適配的數字信貸額度。”網商銀行縣域金融部副總經理陶岳表示。
實施人才戰略 促城鄉進一步融合
人才興,則產業興。
2018年,蘭陵縣創新提出“四雁工程”,實施了加強村黨組織隊伍建設的“頭雁工程”、吸引在外人士回鄉創業的“歸雁工程”、培養“土專家”“田秀才”等實用人才的“鴻雁工程”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的“雁陣工程”。

▲蘭陵縣蔬菜種植大戶朱成彥
曾經“滬漂”近20年的朱成彥,正是“歸雁”的重點人選。
2018年,借“歸雁”東風,朱成彥從上海回到蘭陵,在政府的一系列財政政策扶持下,直接帶動510多戶村民共同發展,有效助力聯合社村集體增加收入,每年向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運送土豆及土豆制品2萬噸,產值約6000萬元。
據了解,蘭陵縣有30萬能人分散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從事蔬菜相關生意,每天有500萬斤蔬菜從蘭陵被運往上海,是上海的“菜園子”。
“在金融助推鄉村振興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就是數字金融作用的發揮。我們蘭陵通過實施“四雁工程,大力培育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200余家,為大力推動金融助推鄉村振興提供了著力點。”王傳喜強調。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學院副院長莫秀根表示,“蘭陵模式”借數字金融之能,助產業發展之勢,是臨沂金改示范區的樣本,值得被更多蔬菜產業縣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