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反映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恢復情況,以及恢復中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國家統計局濟南調查隊近日抽取14家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顯示,企業生產經營逐步恢復,普惠金融政策成效明顯,但存在經營成本普遍上漲、應收賬款收款周期較長、融資渠道有限等問題,還需精準幫扶,助推小微企業穩定發展。
企業生產經營逐步恢復 普惠金融政策成效明顯
企業生產和營業收入逐步恢復。調研中,七成以上的企業生產情況和營業收入均已達到正常水平的70%以上。隨著各項政府幫扶政策的出臺,有效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得到恢復,紓困解難成效明顯。
企業資金量情況相對穩定。在調研的14家企業中,有9家資金量與正常水平基本持平,占比64.3%。得益于前期政府復工復產調度保障機制的“及時雨”,“一企一策”措施有效幫助小微企業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特別是在助企政策引領下,銀行等行業也積極推出相關金融產品,共助小微企業共克時艱。
七成企業應收賬款與正常情況時持平。當前應收賬款額與正常水平時相比,保持基本持平的有8家,占比57.1%;增加的有2家,占比14.3%;減少的有4家,占比28.6%。應收賬款的增加,會提升企業呆賬、壞賬的概率,從而影響企業的資金運行和增加經營風險成本。伴隨一系列規范應收賬款情況制度辦法的出臺,以及企業信用管理等方面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解決企業應收賬款過高的問題,極大程度的幫助小微企業降低了資金回款難的風險。
融資成本同比持平,普惠金融政策成效明顯。11家調研企業的融資成本與上年同期相比持平,占比78.6%。調研發現,有四成的調研企業享受到了普惠金融政策,這不僅可以幫扶小微企業擺脫困境,更有利于推動小微企業變革創新,有效助推其經營發展轉型升級。
建議以穩增長為目標激發市場活力
做好政策支持,特別是對大宗原材料的保供穩價,多措并舉,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信心。增加面向小微企業政府采購的預留份額,同時積極鼓勵大型企業增加向小微企業的采購計劃,多渠道開展跨境商貿活動,為小微企業營造更多市場商機。
以穩信心為前提,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推動建立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通過“以大助小”的協同發展,促進小微企業融通創新。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幫助小微企業降低應收賬款所帶來的“壞賬”風險。
以穩發展為基礎,加大精準融資扶持。要精準對標小微企業訴求,拓寬融資渠道,多元化研發創新金融產品,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更好地信用貸款服務。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平臺作用,增加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直接融資支持。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