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4月23日,2023年山東省體育產業工作會議在日照召開。會議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守正創新、全面求強,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的目標。山東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喬云萍在講話中強調,這次會議是新時代新征程的第一次全省體育產業會議,全省體育產業工作者要自覺在強省建設的大局中定好位,梳理“守正創新、全面求強”的著力點,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為建設體育強省、助力經濟發展建功立業。


喬云萍表示,抓體育產業,就是抓經濟工作。各地都要積極主動地爭取黨委、政府的領導,爭取職能部門支持和指導,依靠更大的領導力度、更強有力的發展舉措,推動體育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要大力提振全社會的體育消費。不消費則無產業,體育產業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以強有力舉措擴大體育消費。要從需求側發力,久久為功地擴大體育消費人群。還要從供給側發力,以供給側創新引領體育需求和體育消費快速增長。
要大力優化體育產業營商環境。這是保障體育產業跨越發展的關鍵。山東現有的4.3萬家體育企業,是體育產業的主力軍。必須全力做好服務工作,著力強化政策服務、強化平臺服務、強化基礎工作,當好服務員、“店小二”,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要大力調整體育產業的業態結構。在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在全國擁有領先優勢、集團優勢的體育用品制造業同時,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以及從當前階段跨越發展的需求看,必須高度重視和提升體育服務業的比重,實現體育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山東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欒風巖表示,面對2023年工作,山東體育產業戰線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要從精準服務經營主體、培育打造產業品牌、激發體育消費活力、推動體育科技創新、加快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扎實做好基礎工作等七個方面,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接續奮斗、篤行不怠,全力開創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據了解,2022年山東體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營主體持續增長,品牌創建成效顯著,融合協調發展步伐加快,平臺建設高效推進,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基礎工作更加扎實,其中“八件大事”令人矚目。
一是完成了2021年度產業統計,山東總規模超過3700億,同比增長26.4%,有力增強了完成“2025年6000億”目標的信心。
二是市場主體培育取得重大進展。
三是新創建國家級產業基地2家,省級基地、精品賽事、優秀服務業單位100多家。
四是體旅融合、體衛融合更加深化,沿黃九市和膠東經濟圈體育產業協作進一步加強。
五是成功舉辦山東省體育用品博覽會和各地的慶展活動。
六是山東省體育產業服務大廳全面啟用,促成交易和投資額近5億元。
七是發放體育消費券近2000萬元,直接帶動消費超過1.4億元。
八是編制了戶外運動產業規劃,“十四五”體育產業8個子規劃全部配套完成。
此外,2022年各市體育產業工作也亮點紛呈。
濟南市以現代體育服務業集群為主攻方向開展招商引資。青島市推動時尚體育產業發展,成立體育消費糾紛巡回法庭。淄博市連續舉辦三屆體育文化創意與設計大賽。棗莊市積極打造大運河系列IP賽事。東營市黃河口馬拉松賽連續4年被國際田聯評為“金標賽事”。煙臺市制定促進體育消費擴容升級激勵措施。濰坊市出臺“體育+”產業融合知名品牌評選辦法。濟寧市幫助體育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振發展信心。泰安市通過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33個優質體育產業項目。威海市出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20條措施,推出一批含金量高的創新舉措。日照市創新打造“賽場即是景點、比賽即是旅游”體育旅游消費場景,連續四年入選“2022年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目的地”。臨沂市成功舉辦第三屆山東體育用品博覽會。德州市成立體育產業鏈辦公室,培育壯大寧樂慶體育產業集群。聊城市大力發展國際象棋、龍舟等特色精品體育賽事。濱州市打造黃河風情帶馬拉松、自行車賽等黃河體育文化品牌。菏澤市舉辦“鄆城會盟”武術比賽等系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