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5月1日起,山東將開始休漁。在4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監察局等部門介紹了相關情況。
據介紹,海洋伏季休漁制度,是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山東是漁業大省、漁船大省,擁有各類海洋漁船近3.4萬艘,從事海洋漁業生產的漁民100余萬人。多年來,全省海洋與漁業執法隊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采取“史上最嚴”措施,堅決打贏伏季休漁管理攻堅戰,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得到夯實。
今年山東的海洋伏季休漁工作將從5月1日正式開始。圍繞保護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規范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面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中國漁政亮劍2023”山東省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方案》等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行動計劃和管理措施,并要求所有休漁漁船于5月1日12時前進入船籍港或指定漁港停靠休漁,切實做到“船進港、人上岸、網入庫、港規范”。
經過不斷的實踐,山東的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工作做到了船籍港“休”、網格化“管”、全方位“查”、智慧化“控”,人防+技防作用發揮充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山東還牽頭舉辦了魯蘇滬浙閩粵桂瓊八省市漁政執法協作備忘錄簽訂儀式,省際間協作更加緊密;召開了全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監察工作會議,真正形成了上下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多次與公安、海警、海事、市場監管等部門會商,凝聚了共同抓好今年伏季休漁管理的合力。
此外,經過積極爭取,山東伏季休漁期間特殊經濟品種專項捕撈政策更加優化,特別是農業農村部批準的魷魚作業區域有所擴大、時間有所延長、船數有所增加,將進一步增加漁民捕撈收入。
為同時滿足漁業資源保護和漁民增收的需求,山東將繼續加強增殖放流規范化管理,組織好6月6日“全國放魚日”等特色放魚活動,推動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全力完成年度增殖放流“70億單位”目標任務,讓增殖放流在增加漁民收入、養護漁業資源等方面繼續發揮好重要支撐作用;拓展漁業產業多元發展模式,積極鼓勵引導近海捕撈漁民向海洋牧場、綠色養殖、加工休閑等領域轉移,扶持和培植有創新、有引領、有帶動能力的漁業企業和集體,把伏季休漁期間閑散的勞動力資源轉化成優勢的就業資源,確保伏季休漁期間漁民群眾有業就、有事干、有錢賺,讓更多漁民享受到發展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充分考慮漁民群眾訴求,積極爭取農業農村部批準同意山東省海蜇、毛蝦、魷魚三個專項捕撈品種,合理利用資源、增加漁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