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半個月就多了很多咨詢和提前訂房的客人,房間經常安排不過來,而且小長住居多。”小長假將至,青島民宿創業者黃女士傾訴著自己“幸福的煩惱”。
隨著“最火五一”假期臨近,旅游需求爆發,沉寂多年的民宿行業也隨之復蘇。據途家民宿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平臺五一民宿提前預訂量是2019年同期的2倍,平均間夜價格達到534元。其中,青島超過傳統熱門城市成都和重慶,民宿預定量首次躍居第一。
在旅游業復蘇浪潮中,民宿創業者們早早聞風而動。其中,將城市空置房屋打造成集個性化、本地化住宅與酒店式服務于一體的城市民宿,因其易入門、易經營、輕資產、市場潛力巨大等優勢,成為一種創業潮流悄然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我想開100間民宿”
“我的目標是開100間民宿。”居住在青島市黃島區的“90后”黃女士是一位入行不足一個月的民宿新人,短暫試水之后,她將開100間民宿的小目標高調地掛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
在黃女士看來,開民宿是一項“投入不大、做起來也不難”的創業項目。主業為美術老師,黃女士一年有4個月的閑暇時間,為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副業,從未接觸民宿、酒店相關行業的黃女士在朋友推薦下入了行。“青島本來就是旅游城市,現在疫情結束了,未來旅游業會有很大發展空間。”在對行業進行細致調研后,黃女士對自己的投資項目充滿信心。
租到合適房源,簡單軟裝、打掃,平臺上架,自產生創業想法后短短半個月,黃女士陸續在美團民宿、途家民宿等民宿平臺上架了5間民宿,以年輕人、學生群體為目標客群,間夜定價在100-200元之間。由于恰逢五一假期,黃女士發現,房間剛上架,就收到大量咨詢,“五一期間的很快都訂出去了”。其中,一間民宿因客人行程變更,臨時有了五一假期的空閑,黃女士將招租信息發布在社交平臺上,便迅速收到了近百條訂房咨詢信息。事實上,焦灼的游客們早已在社交媒體上四處尋找五一假期的住宿。“五一期間自住房出租”、“有沒有五一日租房”……緊俏的住宿資源讓年輕游客開始自發做起了住宿的共享經濟。
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的2023年,民宿市場不斷擴張,被業內人士稱為民宿創業的好時機。黃女士坦言,自己進行前期市場調研時發現,今年以來,不僅新入局者多,且不少資深從業者也都在紛紛擴展房源。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同黃女士一樣的“90后”,甚至“00后”正將城市民宿作為一種新的投資方式。
投資4萬,半個月回本四分之一
大熱的民宿創業真的是門好生意嗎?盡管網絡上不乏“開民宿年入百萬”的商業神話,但仍有大量民宿創業者在變動不居的環境中紛紛退出。“5套房前期投入4萬多元,包括季付的房租、軟裝,17天就回本1.2萬了,盈利還是挺快的。”開在旅游旺季,盡管黃女士不必為回本發愁,但客單價低、受淡旺季影響明顯的城市民宿,依然存在持續經營的挑戰。
“假期很好訂,難的是平時的訂單。”黃女士表示,“前期調研的時候了解過,青島的旅游周期較長,每個房東都說,青島民宿一整年的入住率大概在三分之二,但平時的價格很低,我的民宿有時100元都不到,這樣一個房間平均一年的利潤也就一萬元左右,要想有好的收益就要擴大規模,做量。”
規模化生意意味著更高的經營成本。找房源、裝修、保潔、運營,黃女士相信,通過保潔外包、運營托管服務,批量化經營民宿的問題都可以解決,“開100間民宿”的夢想終將實現,但民宿絕不是歲月靜好的避世選擇,而是資本投入、身心投入的生意。“能賺錢,但賺大錢難。”
瑣碎的打掃、維修工作,與形形色色客人的“斗智斗勇”,超出正常頻率的物品損耗,全天24小時響應客人的臨時呼叫,以及淡季無訂單的焦慮情緒,是民宿創業者們光鮮背后的辛酸。“民宿老板的盡頭就是干保潔。”民宿圈內流傳著這樣的自嘲。
“建議不要盲目跟風投資民宿,經營民宿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一定的管理經驗和審美情趣,以及要做好付出辛苦勞力的準備。”業內人士提醒。
市場擴張,行業規范亟待完善
民宿行業的蓬勃發展是中國旅游住宿業發展的縮影,是文旅產業發展日益多元的體現。在利好局勢下,民宿行業迎來發展的大好勢頭,對長期堅持的從業者而言是一種苦盡甘來總是春的欣喜。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民宿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分析,2019年國內在線民宿市場交易規模已達到209.4億元,2020年,受疫情沖擊下降至125.8億元,而2021年上半年則再次回升至201億元,2022年上半年民宿數量平均增長率達到61%。
隨著自今年春天興起的民宿創業潮來襲,“90后”“00后”為主的年輕個體投資者加入,為行業帶來了新鮮血液。善用社交媒體營銷推廣的Z世代,用短視頻等方式,不僅在空間運營方面持續創新,還將民宿經營背后細致的清潔工作、精心設計改造過程等以生動直觀的Vlog形式直接呈現在大眾面前,打破供需兩側的信息差,為民宿廣為詬病的衛生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然而,隨著民宿市場的不斷擴張,在非標準化的行業中建立標準化的服務準則與定價規則,以及在尚無專門明確針對民宿的法律規范予以監管和約束的情況下,妥善處理民宿經營的法律問題與糾紛,仍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認為,小區業主將住宅房屋改變為經營性用房屬于一種“住改商”的現象,即使小區民宿取得了營業執照或相關部門的行政許可與備案,仍將面臨小區利害關系業主的維權風險。張寶清提醒,如果業主確實因為生活需要等情形需要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遵守法律、法規、管理規約;第二,需要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一致的采用明示的方式表示同意。 (來源:大眾報業·風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