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4月24-26日在濟南舉行的全國城市商業體系建設工作現場會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推進會上獲悉,到“十四五”末,濟南主城區將建成示范標準類生活圈150余處,基礎保障類生活圈將普及全市各區縣建成區。
據了解,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下簡稱“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2021年10月,濟南成功入圍全國首批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2021年以來升級打造了示范標準類一刻鐘便民生活圈38處。
當前,濟南市每個生活圈平均門店網點約195個,服務范圍4平方公里左右、服務居民4萬-5萬人,涵蓋了40余種商業服務業態。2022年市商務局發放各類消費券1.7億元,便民生活圈使用核銷購物、住餐類消費券超三成,連鎖品牌超市、便利店零售額逆勢增長10%左右。

其中,振大郎茂山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半徑1公里范圍內約有6萬余人生活居住。振大郎茂山社區便民消費服務中心(振大郎茂山農產品市場、振大郎茂山社區商業中心)是該生活圈的核心業態,總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經營商戶100余家,從業人員近300人,日均客流量5000余人次,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涵蓋“便利購物”“貼心服務”“品質生活”三大板塊、九大業態、28項基本社區服務功能,集蔬菜、生鮮、熟食、早餐、主食、社區餐飲、康養、兒童娛樂、小修小補、剪發、照相、法律咨詢、服裝百貨、五金配件、鮮花飾品等于一體,滿足周邊居民“一站式”消費需求。

吉祥苑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吉祥苑農貿市場為核心,輻射周圍約0.5平方公里面積,服務轄區2萬多常駐居民以及3千多周邊商業寫字樓白領精英消費需求。
該生活圈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匯聚了農貿市場、快遞中心、書店、電信服務、運動健身、便民診所、賓館住宿、維修店、洗衣店、銀行、房產中介、美容美發店、中西醫藥店、少兒培訓教育機構、超市、便利店、餐飲食品店、照相、文印等近40種業態、10余家連鎖品牌、200余家商戶,配有社區醫院、養老公寓、黨建活動室、文體活動中心、圖書館、主題公園文化廣場等公共設施,便利居民生活和消費。
據了解,隨著濟南市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改造,吸引了各路資金紛紛投入,或設點布局,或加盟聯合,逐鹿社區,北徐幸福里等生活圈連鎖品牌率超70%。本地企業中,銀座超市開店80多家,薛記炒貨連鎖經營120家,超意興快(早)餐店407家,包子客連鎖店212家,漱玉平民大藥房926家,冰雪時光奶茶2700多家。
生活圈便民服務設施也日益齊全,兼顧社交、文化、健身、休閑等功能,與社區風格、周邊環境相協調,形成不同主題的地域特色文化。濟南生活圈白天整潔明快,晚上燈火通明,人流不斷,商居和諧。據問卷調查,居民滿意度達98%左右。
據透露,濟南市商務系統將繼續按照規劃加快推進、建設和提升,全力落實完成好商務部試點城市建設目標任務,精心打造具有濃厚濟南歷史文化內涵與現代商旅文體新業態融合發展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突出規劃引領,將生活圈建設納入城鄉商業網點規劃統籌。二是突出理念創新,鼓勵新零售、新業態與生活圈的結合與發展,使生活圈建設更加時尚與創新,吸引更多的各年齡段層級消費群體。三是突出文化發掘,與消費趨勢、消費需求相結合,實現傳統文化與商業的有機結合。四是突出“一圈一策”,立足區域功能定位,注重“點、線、面、流”的結合,實施硬件改造的同時挖掘提升內涵。五是突出商居和諧,著力優化商業與服務業功能布局,把便民生活圈真正建設成為市民“家門口”的“幸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