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花島椰風拂面,自貿港揚帆啟航。4月28日,“產教融合 科教融匯”第五屆產教融創發展論壇在海南海花島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成功舉辦。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理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邢暉,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萬春玲,儋州市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國盛,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戴彩麗,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呂萬翔,山東化工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馮喜成,濱州職業學院黨委委員、濱州應用科技研究院院長胡洪濤,吉林化工學院副院長王立國,天津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程博聞,青海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堯命發,山東大學教授、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委會常務理事陳代榮,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戰京濤,康寧反應器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柏峰,艾默生過程控制有限公司高級人力資源總監程雁,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鄧榮以及合作院校的各位領導、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本次論壇由海南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劉鐘馨主持。產教融創發展論壇力求以創新的模式開展產教融合共育,立德樹人,培育研究型、技師型高端人才,助力轉化孵化科研成果,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京博控股集團首席執行官鄧榮表示,科技、人才、創新“三位一體”相輔相成,通過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途徑高效銜接,是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各位夥伴的共同努力下,京博將持續深化“校企一家”的產教融合理念,依托自身及合作夥伴的產業平臺,成為N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學實訓與科研轉化基地,促進社會N個產業共融、共創、共享、共贏。矢志不渝的踐行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四鏈融通”,構筑“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新高地,凝聚共識,貢獻智慧!

青島科技大學是國家“111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強特色”高水平大學,被社會贊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本次論壇邀請到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呂萬翔致辭。多年來,青科大不斷匯聚各界優質資源,建成了一批校地、校企協同創新共同體和省級以上科研平臺。依托這些平臺,學校開展政產學研合作,幫助地方和行業企業進行科技攻關,培養高素質卓越工程師,主動融入并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呂校長表示:青科大與京博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多年來,雙方在科研創新、平臺共建、成果轉化、卓越工程師等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緊密的合作交流,并于2017年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取得了階段性的合作成果;期盼以此次產教融創發展論壇為新的起點,圍繞新業態和新需求,著力通過資源整合、潛力挖掘以及科研方向梳理等舉措,在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領域尋找更多的契合點,在校企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實現合作共贏、發展共享。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會上,儋州市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國盛作“儋州市人才政策推介”主題報告,李部長表示,儋州市將以最大誠意吸引集聚人才、以更廣闊的平臺培育人才、以更優厚的待遇留住人才。

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政策的方向引領。在第五屆產教融創發展論壇的現場,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理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邢暉教授,以職業教育發展為主線,以國家法律法規為載體,描述了如何從基地建設、專業(群)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建設拓展并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華南理工大學的N1N博士學訓生、現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學的谷欣然老師,基于在京博的學習和調研,就管理學術研究與產教融合的意義進行分享。2021年,谷欣然博士所在的華南理工大學《當代中國企業家的天下格局》課題組選擇了京博等一批企業為研究對象,同時她本人以《超家族主義:家文化在當代中國企業的新形態》為題完成了博士學業。她說,“正是在京博調研的寶貴經歷,為我補上了理解家國(理念)的關鍵一課。在深深觸動內心的同時,不斷激勵著我的創作,堅定了我的學術職志”。她表示,京博文化深深打動了她,堅定了她的理想,讓其夢想更具象,在京博的調研受益非凡,她會將這種感恩和感動付之于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矢志不渝,前行不輟!

京博依托N1N教學實訓與科研轉化基地,已吸引了百余所院校的8300余名師生開展實習實訓和產業實踐,本次論壇特邀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N1N學訓生董軒奇同學就“我在京博的成長故事”作實踐分享報告,向我們闡述3個月實訓期間的收獲與成長,從未知到堅信,篤定前行。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務處處長侯影飛作《高端化工與能源材料產業學院建設實踐》專題報告。他表示,將秉承“立德樹人、融合創新、協同育人、服務產業”的辦學理念,適應煉油向化工轉型升級的國際趨勢,圍繞石化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的迫切需要,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優勢,打造共商共建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共同體,培養高素質工程拔尖創新人才。

2020年,武漢理工大學與京博控股集團聯合設立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踐基地,致力于用碳礦化科技引領負碳資源發展與碳中和技術革命性創新,持續關注地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推動化工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目前,已建成全球首座萬噸級CO2直接利用工業示范項目,技術合作逐漸擴展到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多個領域,成為京博校企融創合作的典范。本次論壇特邀武漢理工大學劉志超教授代表合作團隊就科教融匯成果轉化作專題報告。劉志超教授就碳礦化技術發展現狀,以及CCUS技術發展意義、技術應用場景進行分享,并介紹與京博科研成果轉化項目發展歷程、技術優勢、產品優勢、以及當前發展階段。京博控股集團切實落實科研成果轉化孵化,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高質量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工作,近年來,京博控股集團與高校合作成立了多所現代產業學院,在校企合作育人、聯融共創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當前,以人才共育、科研成果轉化、社會服務為主要手段的校企深度合作已具備條件。在論壇的現場,與京博共建的6所產業學院的高校代表與社會組織代表和企業代表,共同啟動了“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產業學院融創深化項目,與會各方將以此為契機,共謀深化產學研合作發展大計。

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離不開產業夥伴的大力支持。多年來,眾多產業夥伴與京博一起,為校企協作開展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孵化落地提供了優質平臺。本次論壇特邀康寧反應器技術有限公司、艾默生過程控制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夥伴代表出席,作“閃電發言”。三位代表分別就各企業在產教融創方面的實踐經驗進行分享,表示企業將持續不斷致力于與高校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助力人才培育、推動技術進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需要全社會資源充分融入,形成合力。

論壇的結尾,京博控股集團首席執行官鄧榮對各位夥伴發出誠摯邀約。鄧榮表示,科技興則民族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發揮企業在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中的重要主體作用,融入經濟轉型升級各環節,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形成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為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科教融匯協同發展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經濟社會高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