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中國企業紛紛肩負起社會責任與擔當,積極主動踐行ESG理念。5月5日,《財富》發布“2023年中國ESG影響力榜”,包括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東集團、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40家企業上榜。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3家企業躋身2023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分別是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爾智家”)、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華化學”)、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集團”)。
不同于傳統的財務指標,ESG聚焦于公司的環境、社會和治理責任,作為一種帶有進步色彩的價值觀,在過去十多年里備受商業世界推崇。

《財富》表示,中國企業和投資者持續對ESG這一商業理念抱持信念,不僅因為它與中國“雙碳”戰略相契合,更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往往具備更長久的盈利能力,踐行ESG也日益成為它們走出去贏得海外消費者和融資的“門票”。
據悉,2023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是繼去年創立這一榜單之后第二次制榜。根據《財富》披露的數據,今年申報的公司數量比去年增加50%,接近100家,其中80%為《財富》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或行業頭部企業,行業涉及廣泛,問卷回答的完整度、準確度與清晰度也比去年有顯著改善,反映出企業收集與披露相關數據能力的提升。《財富》指出,上榜的40家中國企業在改善環境、保護員工、支持社區上做出了卓越的努力,共同探索著持續且包容的增長之路。
從上榜的3家山東企業來看,海爾智家、海信集團屬于電子、電氣設備領域,萬華化學為化工、建材領域。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海爾智家、海信集團均屬于蟬聯《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萬華化學則是首次現身該榜單。那么,這3家魯企是如何踐行ESG的呢?
●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行業:電子、電氣設備

海爾智家推出了多種能為環境帶來積極影響的產品,比如海爾冰箱自主研發的FD-PLUS變頻技術,比傳統冰箱制冷速度快4倍,節能15%;凈水產線80%以上的產品達到了國家標準一級水效,產水率從60%提升到65%;凈水機產品外殼均采用可回收利用塑料材料,并節約20%以上的包裝輔料。
2022年10月,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成為海爾智家旗下第5座“燈塔工廠”。海爾智家還依托3.2萬家線下門店、10萬余名服務兵、100余個物流配送中心,搭建了覆蓋全國范圍2624個區縣的舊家電回收網絡,同時打通了以舊換新與家電回收渠道,方便用戶在官網、APP、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提交廢舊家電回收申請、在線估價等。截至2022年底,海爾智家通過各渠道回收廢舊家電總計613萬臺,超額完成目標。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行業:化工、建材

作為中國領先的化學品公司,萬華化學的新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節能保溫、汽車輕量化、風電和光伏等領域。公司制定了嚴格的廢水處理制度,采用新技術減少甲醛對工人的危害,并通過優化包裝減少資源消耗和固廢。公司自主開發的“人臉疲勞識別+道路風險智能提醒”系統為15家危險品承運商、1000+駕駛員保駕護航,降低了化學品裝卸運輸過程中對工人和環境帶來的風險。
●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行業:電子、電氣設備

海信借助國家打造“光儲直柔”建筑機遇,以先進的自研技術打造光儲直柔變頻中央空調系統,將空調從耗電大戶變為分布式能源系統中轉站,提高光伏利用率的同時保證空調運轉的穩定性,解決傳統空調耗電量大、碳排放高的弊端,實現了傳統空調行業技術革新。
海信在工廠選址、技改實施、生產制造、供應鏈伙伴選擇和技術研發源頭等各個領域,都以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水污染為參考標準,并制定了明確的目標,通過信息化系統月度監控取水用水量、重復用水量及外排水量等指標。同時,積極推進工業廢水就近循環利用,以“源頭消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為原則,不斷優化廠區工業廢水的重復利用率,持續降低新水消耗。
▼2023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