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省工信廳日前印發《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作方案》,提出將以打造全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為牽引,以推動平臺大規模參與監測為重點,堅持“以評測促發展、以培優提能級”雙向發力,推動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基礎能力、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到2025年,累計培育省級重點平臺300家以上、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40家以上、國家級“雙跨”平臺5個左右,多層次、系統性平臺體系初步建成,引領工業互聯網發展邁向更深程度、更廣范圍、更高水平。
據了解,山東將建立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庫,設置國家級平臺、省級重點平臺和省級儲備平臺三個梯度。省級重點平臺和省級儲備平臺劃分特色型、專業型、綜合型三個類別,對于省級重點平臺,在分類基礎上,按照平臺成熟度,每一類設置一級、二級、三級,其中三級為最高級別。
對成熟度達到三級的省級重點平臺,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級“雙跨”平臺或特色專業型平臺。聚焦平臺基礎能力、服務能力、應用方向、網絡安全等維度,參照國家級“雙跨”平臺、特色專業型平臺遴選辦法,突出平臺賦能應用成效,進一步完善省級平臺遴選標準,作為平臺評審、評價依據。
將已獲評省級及以上平臺全部納入平臺培優庫,包括4個國家級“雙跨”平臺、2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和155個省級重點平臺。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平臺入庫申報工作,按照省級重點平臺遴選標準,對申報平臺開展平臺評審,根據評審結果擇優確定為省級重點平臺,其他視情況納入培優庫,作為省級儲備平臺。
編制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字典,圍繞標志性產業鏈發展、數字化轉型等重點工作構建指標體系,形成重點要素清單。基于接入系統的平臺運行數據,開展跨行業跨區域數據聯動分析,構建成效評價指數體系,開展動態評價并進行“數字畫像”,形成可視化培育成效,直觀展示平臺企業各項指標發展情況。
對省級及以上重點平臺進行全面評價,對主營業務收入、工業設備連接數、用戶及開發者數、服務中小企業數等指標綜合排名靠前的平臺,省級財政按政策標準給予資金獎補。
探索測算平臺發展指數等,找準制約平臺高質量發展的瓶頸難題,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診斷評估,針對性給出意見建議,助力平臺加快補齊發展短板。推動同類平臺找問題、補弱項、揚優勢,全面提升各類各級平臺建設水平。
推動平臺深入參與“工賦山東”活動,聯合舉辦峰會論壇、場景反向路演、供需牽手對接、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等活動,加快平臺應用推廣。定期發布工業互聯網場景需求,引導平臺豐富產品供給,開發輕量化的應用服務、研制易部署的解決方案,為大規模企業應用提供多元化產品。
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十佳”評選工作,通過平臺監測系統,評選十佳領軍平臺、十佳新銳平臺、十佳工業互聯網App等。重點關注發展潛力大、特色優勢明顯的省級重點平臺,積極幫助開拓市場、推廣應用,對于成熟度達到三級的省級重點平臺,支持爭創國家級平臺。
圍繞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推動平臺聯合應用企業打造“平臺+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解決方案。鼓勵平臺探索前期免費或者較少收費,后期按收益比例分成的推廣模式,提升平臺應用粘性和市場開拓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