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高夢迪
5月4日,齊翔騰達(002408.SZ)發布公告,在2023年3月27日至2023年4月25日要約收購期限內,最終有1963個賬戶、共計2.07億股股份接受收購人發出的要約。
至此,山能新材料要約收購實施完畢。由此,齊翔騰達正式納入山東能源集團的“大棋局”。
收購過程中董事失聯
2022年2月,雪松集團由于高達200億規模的信托出現違約,為了補充流動資金,開始謀求對齊翔騰達的出售。
2022年11月13日,齊翔騰達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控股股東齊翔集團重整程序已轉入執行階段。根據本次公告,山能新材料取得齊翔集團80%股權,進而間接控制齊翔集團所持有的上市公司45.91%股份,由此觸發要約收購。山能新材料基于要約價格7.14元/股、最大收購數量14.59億股的前提,此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為105.15億元。
今年2月13日,齊翔騰達披露,公司收到山能新材料出具的《關于要約收購齊翔騰達事宜進展情況的告知函》。該函稱,截至目前,本次要約收購事項已獲山東省國資委批復同意。
3月23日傍晚,齊翔騰達發布公告稱,收到山能新材料出具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根據收購方案,要約收購范圍為齊翔騰達除齊翔集團以外的所有股東所持有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要約價格7.14元/股,要約收購數量達14.59億股,占齊翔騰達已發行股份的比例為51.31%。
正值要約收購期,齊翔騰達董事陳暉卻失聯。4月12日傍晚,齊翔騰達發公告稱,公司工作人員多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董事陳暉聯系,均無法與其本人取得聯系;公司向陳暉工作單位聯系詢問其現狀,尚未收到回復,無法確定失聯具體原因。齊翔騰達對此表示,董事會仍有8名董事正常履職,陳暉失聯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于法定最低人數,不會對公司董事會的運作和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5月4日,齊翔騰達發布公告,截至2023年4月25日,本次要約收購期限屆滿。根據中證登深圳分公司提供的數據統計,在2023年3月27日至2023年4月25日要約收購期間,最終有1963個賬戶,共計2.07億股份接受收購人發出的要約。收購人將按照要約收購約定的條件購買上述股份,過戶手續根據相關規定辦理。根據有關規定,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后,公司的股權分布符合上市條件,上市地位不受影響。
目前,要約收購結果已確認,經向深交所申請,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自2023年5月5日上午開市起復牌。
“本次收購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山能新材料產品的結構,為未來公司的發展提供了給更多的空間。”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教授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通過收購,山能方面可以完善自身的產業結構序列,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山能集團擴展化工板塊
復盤首日,也就是截至5月5日收盤,齊翔騰達報收6.76元/股,跌幅為5.06%,總市值為19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齊翔騰達發布的2022年年度報告中,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8.1億元,同比下降14.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6.34億元,同比下降73.51%。
齊翔騰達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初,需求出現明顯的抑制,化工品價格和原油價格出現了明顯的背離,石化行業在國內主要以中游環節為主,行業景氣度處近十年來低位。隨著國家政策及地產政策的優化,行業價差也較年初底部有所修復,行業逐步緩慢走出景氣底部。
知情人士介紹,齊翔騰達的業務與山能集團有很強的互補性,這也是山能集團看好齊翔騰達的重要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齊翔騰達成立于2002年1月,公司位于淄博,是全球產能最大的甲乙酮和順酐生產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已實現對“碳四”原料各主要組分的充分利用,并延伸至“碳三”產業鏈。此外,公司還涉足了市場關注度較高的降解塑料和氫能源領域。2016年被雪松控股收購后,齊翔騰達的業務拓展并未止步,其身影相繼出現在多個熱門投資領域。
齊翔騰達此前表示,山能新材料成為上市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后,將依托自身及母公司山東能源集團的資源優勢,支持上市公司在全面做精做細碳四產業鏈基礎上,穩步推進碳三產業鏈戰略布局,完善中游工廠生產一體化,加快數字化轉型,布局下游產品精細化、高端化、規模化。
據悉,山東能源集團將加大齊翔騰達海外業務的拓展力度,緩解國內市場壓力,不斷深化其與山能新材料、山東能源集團在產業板塊上的戰略協同,著力提升上市公司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
“山能過去以傳統的煤炭行業為主,煤炭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比較多,目前來看短時間內煤炭突破的可能性小,收購齊翔騰達之后,等于是加上了化工板塊的翅膀。本次并購不僅是純粹出于利潤考慮,是有助于布局長期戰略,有助于進一步進行結構整合。”董彥嶺表示,“接下來其可以進一步依靠專業團隊,制定合適的激勵機制,突破自身的限制,讓山能各板塊之間既能獨立發展,又能協同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