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玉
5月9日,臨沂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臨沂市“奮進2023”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1場,介紹2023年自然資源和規劃重點工作和一季度工作進展并回答記者提問。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3年一季度臨沂全市供應土地205宗,面積1.3萬畝,全市預支新增設用地計劃指標4540畝。沂南縣、蘭陵縣被自然資源部認定為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縣,臨沭縣、蘭陵縣獲評2022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縣。
土地要素保障情況。全市供應土地205宗,面積1.3萬畝。全市預支新增設用地計劃指標4540畝。報批各級各類單獨選址、建設用地批次44個,報批面積1.2萬畝;已完成批復建設用地批次13個。積極服務臨沂至徐州高速公路、蘭山通用機場等重大項目預審和選址,完成用地預審8700余畝。一季度全市處置完成批而未供土地1.3萬畝,處置完成閑置土地2161畝,完成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面積117.6畝。加快推進節約集約示范縣創建,沂南縣、蘭陵縣被自然資源部認定為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縣。
耕地保護情況。扎實開展耕地不合理流出問題整改,2022年現狀耕地面積比2021年凈增加1.8萬畝,連續兩年實現耕地面積凈增加。落實耕地占補平衡1250畝。積極爭取省級耕地保護激勵,臨沭縣、蘭陵縣獲評2022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縣。
空間優化布局情況。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形成報批成果并上報省自然資源廳進行技術審查。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均已形成報批成果,完成規劃評審論證。126個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均已完成規劃招標和基礎資料收集工作,部分鄉鎮已形成初步成果。34個專項規劃全部形成初步成果。積極開展詳細規劃編制和指導工作,組織完成2022年度139個村莊規劃成果驗收,編制20個縣區、約30平方公里的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生態修復工作情況。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扎實推進,54項工程全部啟動,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治理總面積3400平方公里。確定本年度23處礦山生態修復治理計劃,并進行網上公示。對全市40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全面復查,排查出地質條件變換隱患點1處。一季度驗收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2處,對2處礦山生態修復設計方案組織專家評審工作。
礦產保護工作情況。印發《臨沂市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5年)》《全市礦產資源開采加工集中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完成2022年儲量年報統計工作,得到省廳表揚認可。制定年度建設完成2023年度5家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編制任務。做好地勘行業安全管理工作。
惠民改革工作情況。深入開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共辦理業務7.8萬件。打造“多維登記”服務體系,建立鄉鎮街道及社區延伸服務網點118個。推行不動產“帶押過戶”模式,降低群眾交易成本和風險。開展企業“免費幫辦”工作,激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免費為業主幫辦不動產權證書、協助繳納稅費。推動中介機構幫代辦二手房過戶,3家授權服務網點已為群眾幫代辦業務500余件。深化“不動產登記+稅費”便利化改革,以非住宅業務為試點,打通不動產登記、稅務、財政、銀聯、銀商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