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5月10日舉行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濟南將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力爭突破17萬人。落實落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40條”,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新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4.11萬個,支持幫扶1萬人自主創業。指導建設“長清大學城創業服務站”,聚力打造黃河流域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
據濟南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主任張彥介紹,濟南今年將依托中央商務區和高新區,高標準建設集人力資源龍頭企業引育、高端獵頭、人才評價、外包服務、管理咨詢于一體的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功能區)建立特色園區,構建“1+N”園區發展格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年營收力爭突破400億元。加快培育人力資本發展生態,構建以“產教融合、產才融合、產金融合”于一體的人力資本產業體系。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推進專班已抽調精干力量33人、分5個組,對標上海,對接名企,重點開展行業調查、外出考察、產才對接、招商引育等工作,目前,已入駐企業4家,正在推進5家,預計實現年營收82億、稅收1.3億。
圍繞濟南市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需求,將打造“海右人才數字化智能平臺”,精準高效提供全鏈條一站式服務。瞄準國內重點高校、科研基地、知名企業及海外創新資源集聚城市,常態化走出去開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名企對接和人才互動等系列活動,打造“才聚泉城常態化互動式招引平臺”。以產聚才、以才興產,人才總量突破272萬,新增產業領軍人才200人以上。
依托濟南產業人才地圖,匯總分析全市產業人才存量、層次、專業領域等供給側信息和急需人才專業、學歷、職稱等需求側信息,精準掌握重點產業人才緊缺指數。聚焦我市主導產業,面向瞪羚、獨角獸、專精特新等重點企業,開展重點產業人才需求信息征集工作,截至目前,已征集2518家重點企業人才需求,屆時,將多渠道向社會發布。
重點打造“才聚泉城常態化互動式招引平臺”,瞄準重點高校、科研基地、知名企業、海外創新資源集聚城市,常態化走出去開展系列引才對接活動。堅持定向引才,組織開展“才聚泉城高校行”、云端宣講會等引才活動,赴全國42所重點高校定向引才,截至目前,“才聚泉城高校行”已經組織了武漢-長沙、沈陽-大連等6條引才專線,在武漢大學等23所高校開展校園專場招聘,累計接收簡歷1.8萬份。 開展“才聚泉城城市行”,組織重點企業參加深圳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等大型人才交流活動,著力引進具有國際視野的一流創新人才(團隊)。舉辦濟南市新動能雙創大賽,推動一批先進技術項目和人才項目在我市落地孵化。突出以才引才,在人才資源集中領域選聘濟南引才大使,做大濟南“人才朋友圈”,以產業需求、優惠政策、發展前景、優越生態打動人才、聚攬人才。
一季度,濟南實現新增就業3.8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89%。為35家中小企業發放貸款1.73億元,為1.12萬人次發放技能提升補貼1698萬元,培訓各類群體1.05萬人次。截至3月底,全市職工養老、居民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89.19萬、313.88萬、307.57萬、238.09萬人。全市發放社會保險卡實體卡847萬張,電子社保卡450.7萬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