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慎平 劉玉
今年5月15日是第14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5月10日上午,臨沂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通報全市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工作情況,介紹全市“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活動安排,并回答記者提問。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去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先后偵辦經濟犯罪案件85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25名,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
去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打擊經濟犯罪成效顯著。全市公安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經濟犯罪活動,持續加大打擊力度,緊緊盯住經濟犯罪規律特點,堅持“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把握立案的時機,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統一。去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先后偵辦經濟犯罪案件85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25名,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億元。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嚴打金融犯罪。全市公安機關堅持“零容忍”“出重拳”,以打擊假幣、銀行卡、洗錢、保險等領域犯罪為重點,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搗網絡”,打深打透,全力維護金融安全。深入推進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犯罪活動,去年,全市共破獲洗錢類案件15起。組織開展打擊惡意逃廢債專項行動,破獲案件21起,協助銀行清收不良貸款將近6億元。聯合市銀保監分局、市保險行業協會成立臨沂警保工作站,全力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
守護群眾“錢袋子”,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組織、領導傳銷等涉眾型犯罪。重點打擊以“分享經濟”“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網絡眾籌”等為幌子的涉眾型經濟犯罪。去年全市共破獲非法集資、傳銷案件6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52名。連續四年部署開展非法集資“零發案”轄區創建活動,印發《非法集資犯罪手法目錄》,深入城鄉社區常態化開展防范宣傳,加大源頭防控工作力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防范識別能力。
維護稅收征管秩序,嚴打涉稅領域犯罪。以“打團伙、破網絡、斷鏈條、鏟源頭”為目標,組織開展打擊石油煉化行業、涉農領域、涉平臺虛開犯罪專項整治,打擊留抵退稅等多個專項行動,持續加大對重點行業領域涉稅犯罪打擊,共破獲涉稅案件7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7名。成功偵辦“5.25”“7.21”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切實保護守法經營企業正當利益,營造公平法治的稅收環境。
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方面,嚴厲打擊合同詐騙、串通投標、商業賄賂、損害商業信譽等破壞市場正常競爭秩序的犯罪行為。另一方面,扎實開展積案清理,堅持實事求是,會同檢察機關開展企業經營合規審查,體現審慎、寬容、柔性執法,嚴格區分違規與犯罪,不應立案的一律不予立案,該撤案的及時撤案,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不利影響,確保企業合法權益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