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章是我們黨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是全黨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為規范。”5月8日,在夷陵·扶溝·陽信·五臺“四地”青年干部聯合培訓班上,周口市委黨校副教授劉曉玉作了《學習新黨章 奮進新征程》的專題授課,從“為什么要修改黨章”“新黨章新在哪里”“如何學好用好黨章”三個方面為我們青年干部進行一場黨章的深入講解和黨性要素的全面剖析。
一部黨章演進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向復興的發展史。從第一部黨章到現行黨章,經歷了百年歲月的洗禮,從結構到內容都更加完善,記錄著黨的思想理論、政治主張、路線方針政策、制度機制不斷發展演變的歷史軌跡。青年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和接班人,要深刻領會黨章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各項規定和要求上來,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過硬的自身本領、實干的奮斗狀態、深厚的為民情懷為目標,全力夯實成長根基。

永葆初心之定力,涵養理想正氣。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黨章作為基層黨員的“必修課”,要常學常新、常學常進,深切感悟黨章內涵,將人生目標與黨和國家的發展有機結合。理想信念是干事創業力量的源頭,初心是指明人生道路的燈塔,青年干部只有牢記初心使命,深深扎下根,才能立得穩、站得高、看得遠。在紛繁復雜誘惑面前、繁重工作壓力之下,青年干部要克服迷茫與恐慌,才能不懈奮斗、勇攀高峰。
永葆進取之毅力,涵養學習才氣。“學如弓弩,才如箭簇。”學習本領是領導干部的立身本領,也是工作能力的核心本領。面對中國式現代化新發展要求,青年干部只有不斷增強學習能力,提升自身本領,才能緊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干事創業的弄潮兒。理論需要學習,實踐也需要學習,要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練好內功、增強本領,不走偏、不掉隊,努力使思想水平、專業素養、工作本領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真正在推動改革發展中有“幾把刷子”,才能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永葆開拓之魄力,涵養斗爭朝氣。“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基因。現階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期,風險與挑戰層出不窮,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更需要青年干部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能拈輕怕重、患得患失,要以干事創業為榮、爭先恐后,把“斗爭”立在心頭,在層層歷練中不斷成長。只要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青年干部就要事不避難、堅決地干,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
永葆服務之能力,涵養為民底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人在建黨之初時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宗旨和行為準則。從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再到新時代的建設,我們黨的根本理念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在于讓人民生活幸福這一“國之大者”,在于“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一質樸愿望。青年干部要明確“人民的勤務員”的身份定位,要深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深刻道理,為群眾的一句“滿意”努力奮斗,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堅守“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難題”,真正答好人民滿意的“考卷”。
新時代新征程,當代青年干部生逢其時,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的歷史使命。青年干部要不負重托、不負韶華,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埋頭苦干、奮勇前進,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楊曉雪 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