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通訊員 李蓓蓓
“咱們這個品種的小麥在管理上與傳統品種沒有太大區別,唯一要注意的是在返青期一定要做好‘控旺’。”在鄒平市明集鎮種糧大戶劉水波的地里,前來“取經”的人絡繹不絕。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不厭其煩地把“看家本領”傳授給大家。
100畝變2000畝,功能營養性小麥廣受好評
“去年中科院專家來我們這里考察的時候給我們推薦了這個紫麥品種,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種了100畝,沒想到收成這么讓人滿意。我今年將紫麥擴種到了400畝,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感覺得心應手多了。”這400畝小麥的主人叫劉水波,他說的紫麥,學名叫“紫優5號”,這個品種的小麥落戶明集剛剛滿兩年,“去年夏糧收獲季,我這個紫麥畝產1100斤左右,與傳統小麥相當。但是市場價格每斤能到2元,比普通小麥高出5毛多,我這100畝地賣糧收入高達22萬元。”

有了劉水波這百畝紫麥實驗田的成功經驗,今年更是有不少的附近農戶前去“打卡”取經。“除了麥粒呈現紫黑色,看著跟普通小麥沒什么區別”“麥苗看起來跟普通的差別不大”……看著劉水波的紫麥田,大家雖然議論紛紛,但并沒有發現紫麥的奇特之處。
正當大家疑惑不解之時,劉水波一語道破“玄機”:“這種小麥屬于功能性營養小麥,營養價值非常高,不僅富含花青素,硒和鋅元素的含量也很高,能降膽固醇、抗氧化,所以市場價格也非常可觀。”親眼目睹了劉水波的成功,不少農戶紛紛把紫麥“引進”自家地里,開始大規模種植紫麥。
截至目前,紫麥種植已經覆蓋明集鎮解家、西宋、蘇橋、窩村等村2000余畝農田,紫麥在明集鎮成為遠近聞名的“香餑餑”。
2200元變3600元,深加工上謀市場
“在溫飽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對食物的營養價值要求提高,我就是瞅準了這個商機。”今年,劉水波特地將紫麥預留出一部分,主動聯系當地的面粉加工企業,自己進行二次深加工,“紫麥的營養價值很大部分存在于皮里面,最好的精加工方法就是‘吃干榨凈’式的全麥研磨技術。”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在前期試產得到良好的市場反饋后,劉水波便注冊了“明紫坊”品牌,對深加工后的紫麥面粉進行統一包裝,并邀請專業機構對面粉中的各種元素含量進行鑒定,獲得多份數據喜人的檢測證明書,滿足了消費者對營養、健康、高端品質的需求。
劉水波算過一筆賬,目前,紫麥面粉采用“買二贈一”的銷售方式,強勢進入市場,每斤面粉售價為8元,按照每畝地產出900斤面粉計算,可收入7200元,去除面粉加工、包裝等費用,利潤也能達到3600元,比賣原麥2200元的收入,利潤增加64%。
據了解,紫麥全麥面粉一經上市就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并持續走俏,5斤裝的高檔禮盒市場零售價可達59.5元。今年,劉水波還著眼紫麥優良的營養價值優勢,設計出了紫麥全麥面條、紫麥精釀白酒等多種紫麥深加工品類,不斷增加紫麥附加值,進一步延伸“紫色”產業鏈。
20元變5元,種子成本降農戶底氣足
5月15日,雖然細雨蒙蒙,但在劉水波的農田里一番格外忙碌的景象,他正在仔細把長得細高的麥苗打掉,留下整齊粗壯的,為今年的紫麥選種做提純準備。
2022年,劉水波跑到河北原產地采購紫麥原種,價格為每斤20元,按照每畝25斤的播種量,100畝地的種子成本達5萬余元,這讓許多種糧大戶聽到都不禁唏噓。“種了一輩子地,咱不能讓種子難住了。”為了降低種植成本,劉水波在麥田里做起了育種選種作業,“咱種的這個‘紫優5號’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不僅優化了優質小麥資源,通過二次深加工,還能增加產品檔次和附加值。”
憑著多年的種植經驗,今年,劉永波成功提純出了與原種特性基本一致的紫麥種子。拿到了紫麥“芯片”的劉水波,信心更足,在確保預留自家使用的基礎上,他按照每斤5元的價格還賣給了其他大戶,相比去年20元一斤的價格,每畝地就為大家節省了375元,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持續帶動了周邊農戶群體增收、集體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