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5月19日,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部主任魯頌賓在“第五屆西城區企業上市主題交流活動”上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進北交所改革和發展工作。一是加快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按照質優、量適、步穩的要求,常態化推進北交所市場高質量擴容;二是穩步提升市場交易活躍程度;三是優化市場發展生態。
事實上,隨著北交所融資融券業務推出、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啟動,北交所交易活躍度已明顯攀升,市場流動性明顯改善。同時,機構對北交所的關注度也持續提升,今年以來多家北交所公司獲機構密集調研。長期來看,穩步提升交易活躍度,北交所仍待“多管齊下”。
為了盤活市場流動性,北交所先降低了個人投資者的準入門檻,而且新三板創新層的資金門檻也隨之下降。就目前來說,北交所市場的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已經與科創板非常相近。隨后,北證50成份指數上線,進一步聚焦了北交所的頭部上市公司,降低了投資者盲目投資的“踩雷”風險。但從北證50的日均成交量來看,還遠不及科創板、創業板市場的活躍度,這也是造成北交所個股尤其是頭部上市公司長期估值低迷的原因之一。
可喜的是,北交所兩融業務于2月13日正式啟動,已取得北交所兩融交易權限的證券公司可接受投資者委托,向北交所進行兩融交易申報。對投資者而言,兩融業務提供了風險對沖工具,有利于投資策略的完善,可促進市場價格發現,促進交投活躍。
從A股市場來看,除了簡單的一買一賣,還有券商、私募等機構運用多種金融工具來增加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因此,增加金融工具的供給,也會提高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但目前的北交所市場,愿意開發這類工具或業務的券商或其他機構還不多,這使得北交所的流動性并不是特別好,個股的估值也普遍不高。市場期待,在開通了做市交易、推行兩融業務之后,北交所的政策工具能夠進一步豐富,比如,完善打新制度、探討引入T+0交易機制等。
魯頌賓也表示,北交所將穩步提升市場交易活躍程度,繼續努力擴大投資者隊伍,提高投資者參與度,引導公募基金擴大北交所市場投資。持續豐富北交所產品體系,支持北交所發展企業債特色品種,完善指數體系。通過進一步完善北交所做市交易和兩融業務,豐富市場對沖工具,加強多層次市場互聯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