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5月30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解讀《關于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升級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實施意見》。
今年5月19日,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升級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模式試點。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明在發布會上介紹說,《實施意見》立足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緊扣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需求,在鞏固拓展部省共建職教高地成果的基礎上,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研究提出下一步山東職業教育提質升級、服務產業和人的全面發展、打造示范標桿的具體舉措。
其中,面向產業:深度推進校地協同、產教融合,為“十強”優勢產業集群壯大提供支持。圍繞“十強”產業,組建一批產教融合共同體,明確了每個共同體的參與院校、企業、培養方向以及主攻領域。圍繞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和16市及各個功能區,組建一批產教聯合體,明確了每個聯合體的參與院校、企業以及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技術攻關平臺、中試基地。圍繞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加大高職院校建設力度,支持高水平中職聯合高職舉辦初中后五年制高職教育。圍繞服務企業“走出去”,組建一批海外職業技術學院,明確了每個海外職業技術學院的所在國家、參建院校和企業、開設專業和工作任務。
據李明介紹,《實施意見》在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部署要求的前提下,緊密聯系山東實際,彰顯山東特色。
針對山東“十強”產業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實際,著力培養形成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高素質現代產業工人大軍。
針對山東區域發展實際,著力推動構建多維度、多層面的產教對接格局。
針對山東縣域多、發展任務重的實際,著力在為縣域發展培養人留住人上下功夫,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針對山東作為海陸絲綢之路重要交匯點、“走出去”企業規模大的實際,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教育就支撐到哪里”,著力為海外中資企業培養培訓當地技術技能人才。
“針對山東人口‘雙過億’、人民群眾對多路徑成才渴求的實際,著力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讓學生不論讀職業教育、還是上普通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李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