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通訊員 李宣霖
“咔嗒、咔嗒、咔嗒……”走進鄒平市焦橋鎮勝利社區“共富工坊”,遠遠就能聽到廠房內的縫紉機聲此起彼伏,20余名工人正忙著趕制一批銷往歐洲的訂單,他們動作麻利、干勁十足,不一會一個個精美的帆布袋便制作完成。

“工坊開到家門口,在這上班隨時能照顧老人孩子,一天還能賺100多塊錢,非常感謝黨委政府給我們提供了再就業的渠道。”勝利社區西直村村民劉文娟說。
據悉,焦橋鎮以黨建聯建為紐帶,聯合勝利社區張官村、劉橋村、李套村、西直村和西夏村等5個村,組建“妙手生花共富聯盟”,將勝利社區創業工坊改造提升為“共富工坊”。今年,勝利社區“共富工坊”新引進家紡加工、彩繩手工編織等2個共富項目,新開辦“共富車間”9間。家紡加工項目所生產帆布袋、圍裙、微波爐手套等產品,出口至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彩繩編織項目制作彩色收納筐1000余種,遠銷歐洲市場。工坊配備縫紉機等各種加工設備30余臺,為村內45-65歲的閑散勞動力提供彈性就業崗位150余個,人均每天可收入80-100元左右,預計滿員時可帶動300余人就業,年底可實現村集體增收15萬余元。

與此同時,焦橋鎮以勝利社區“共富工坊”為引領,充分發揮各村鄉賢、返鄉創業人才、技能人才等積極作用,盤活村級資源,賦能特色產業,輻射帶動全鎮8個村創建漁具工坊、木板加工工坊、“蒸蒸日上”饅頭房等“共富工坊”13個,帶動附近閑散勞動力就業120余人,形成“一人就業,全家增收”的共富新局面。
下一步,焦橋鎮將持續放大“共富工坊”乘數效應,聚力實施“共富工程”,將“共富工坊”作為村集體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共富工坊”新模式,切實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強村富民的發展優勢,走出“共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