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6月1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工業立市、實業強市”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畜牧水產產業專場。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發展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陳勝林,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新貝,共同介紹了全市水產產業情況。
近年來,濱州市水產產業堅持“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思路,重點抓上游水產種業、下游精深加工,帶動養殖高效生態品質提升,推動全產業鏈融合發展。2022年,全市實現水產品產量55.1萬噸,同比增長4%;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223億元,同比增長11.45%。

強化項目帶動,打造種業高地。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落地實施一批戰略性、引領性的重大產業項目,2022年累計到位省級以上無償資金2.52億元,位居全省漁業系統第3位。
制定產業鏈全景圖,實現育繁推一體發展。獲批建設全國2處之一的國家級對蝦聯合育種平臺,對蝦新品種“渤海1號”獲農業農村部認定,濱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對蝦品種占全國1/4,對蝦苗種環渤海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對蝦產量占到全省總產量的60%以上,獲評“中國白對蝦種都”和“中國鹽田蝦之鄉”。渤海水產獲評全國水產苗種育繁推一體化優勢企業、國家水產種業破難題陣型企業、山東省水產種業領軍企業。
創建5處水產中試基地、1處近江牡蠣省級原種場,土池溫棚對蝦育苗取得成功,貝類育苗實現突破。全市貝類增養殖面積35萬畝,年產量22萬噸,獲評“中國文蛤之鄉”,正在爭創“渤海貝倉”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
優化養殖模式,提升產業效能。積極探索高效生態養殖技術,發展設施化養殖200萬平方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規劃建設了正海、新創、渤海水產、順潮4處省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總面積近20萬畝,其中,正海成功創建為全市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
水產養殖提質增效,整縣制創建2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占全省1/3。博興縣獲批全國財政扶持資金量最大的漁業綠色循環試點項目,實現了養殖尾水循環利用,推動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漁改堿探索鹽堿地漁業生態養殖新模式獲省鄉村振興局發文推廣。喬莊鎮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蒼上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深化產品加工,擴大品牌影響。搶抓預制菜新風口,全力打造“黃河流域預制菜產業名城”。全市有水產品規模以上加工企業25家、水產加工和冷鏈物流基地20處,涌現出渤海水產(濱州)有限公司、珍味嘉食品有限公司等優秀企業代表。2022年,水產預制菜產量近16萬噸,實現產值超19億元,產業潛力巨大。舉辦“大干2023成就企業家夢想”海洋發展科創沙龍系列活動,首期活動以“水產預制菜的未來發展機遇”為議題,聯合企業推出了渤海鹽焗大蝦、海鮮佐餐醬、漁洋清江魚等富有濱州特色的水產預制菜,市場反響良好。
組織水產企業參加海水產品進內陸暨“好品山東”漁業品牌全國推廣活動,30余種濱州特色水產預制菜肴亮相良之隆·2023第十一屆中國食材電商節,有效提升了濱州漁業新名片知名度和影響力。
2023年預計全市實現水產品產量56.4萬噸,同比增長2.5%;總產值235.4億元,同比增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