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6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工業立市、實業強市”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新能源產業專場,市政協黨組成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梁中華,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市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新友,新能源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商獻文,國網濱州供電公司總會計師、黨委委員王志國,共同介紹了濱州市新能源產業情況。

據介紹,截至2022年底,濱州全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499.68萬千瓦(含風電裝機168.54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04.59萬千瓦,生物質及垃圾發電裝機26.55萬千瓦),居全省第5位;年發電量81.81億千瓦時,居全省第6位。今年1-4月新能源發電量31.83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發電量均保持10%以上增速。
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全市規劃重點打造一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一個“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布局建設新能源產業“一港四園”,打造“渤海氫城”。
一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即濱州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立足濱州北部沿海鹽堿灘涂資源優勢,經過到省發改委爭取,成功列入了全省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規劃。圍繞基地建設,規劃布局了18個新能源發電項目地塊,包括12個風光同場項目地塊和6個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地塊,謀劃了2118萬千瓦的基地規劃總裝機容量,其中新上風電318萬千瓦、光伏發電1800萬千瓦,分別占到了全省魯北基地的44.1%、79.5%、40.9%。
一個“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即圍繞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建設,積極引進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等行業知名企業和品牌,建設新能源產業“一港四園”,培育形成以龍頭帶動、集群發展、創新引領、智能高效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一港四園”,即依托濱州港打造風電產品出海出口基地,重點建設惠民“陸上風電產業園”、北海經濟開發區“海上風電產業園”以及無棣縣、沾化區“光伏產業園”。目前,已建成風電鑄件年產能30萬噸、風電結構件年產能3000套,投產4條100米以上風葉生產線;建成山東巨電10億安時PACK生產基地項目、在建魯北萬潤磷酸鐵鋰等項目,新能源上下游產業在全市加速集聚并初具規模。
“渤海氫城”,即立足于濱州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重點在氫能制備、儲運、燃料電池、加氫關鍵零部件等領域推進示范項目建設,將建設成為輻射京津冀的氫能樞紐城市,規模效應明顯的氫能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城市,示范效果顯著的氫能產業應用示范城市,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渤海氫城。
國家大型光伏基地爭取實現新突破,華能濱州新能源8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獲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復,這也是濱州首個獲批的國家大型光伏基地項目。國家整縣分布式光伏試點走在前列,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鄒平市、北海經濟開發區5縣區被列為國家整縣制分布式光伏試點縣,批復規模320萬千瓦,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成并網100萬千瓦。
下一步,市發改委將加力推動2個市場化并網項目、華能濱州新能源8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等9個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實施5個整縣制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項目,年內開工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以上。通過公開公平競選,從省確定的十大企業中優選牽頭開發企業,年內再新開工建設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7個地塊,裝機容量達到680萬千瓦,力爭基地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同時,推動配套設施進一步成網成鏈。全面提升電網接入能力,力爭500千伏高地輸變電工程年內完成項目核準。建成投產城鄉配電網重點項目9個、儲能示范項目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