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推動非遺“活起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傳播和發展,6月8日, 以“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守護共有精神家園”為主題的陽信縣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商店鎮舉辦。

活動中,為2022“山東手造 濱州精品”評選活動中陽信縣三個獲獎非遺項目面塑、瑞鑫手工地毯、刺繡頒發獎牌;為2022年濱州市首批市級非遺工坊單位瑞鑫集團、榮秀繡品、中陽食品三家企業授牌;為濱州市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籃子燈、傳統鐵器制作技藝、清真醬鹵牛肉制作技藝授牌。參加活動的人員還參觀了瑞鑫地毯博物館,感受傳統非遺魅力。

近年來,陽信縣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扎實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基層等活動,定期舉辦傳承人培訓和收徒儀式,建立起完善的保護傳承機制,推動非遺保護工作走在濱州市乃至全省前列。截至目前,陽信縣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項目7項、市級項目35項、縣級項目100余項。有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3人。先后于2015年、2019年兩次榮獲全省非遺保護工作“十大亮點”。
“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我們舉辦此次活動,把全縣的(非遺項目)傳承人代表以及各鄉鎮的文化工作者集中到一塊,走進我們縣里的優秀非遺工坊,共同感受傳統非遺的魅力,總結我縣一年以來的非遺工作經驗和成績,為下一步第七批縣級非遺項目的申報打好基礎。”陽信縣文化館館長王曉麗說。(董穎穎 趙文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