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近年來,全國各大城市紛紛開始“搶人”,100多個城市先后出臺人才新政。這背后有一個共識:城市在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需要青年人才作為支撐,青年直接關系到城市未來發展的命脈與潛力。山東提出全域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濟南去年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試點。這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長期性工作,需具備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各個主體協同聯動、各個領域統籌兼顧。縱觀濟南,聚焦“關心大事”和“關鍵小事”,持續發力,保障青年住有所居,鼓勵青年扎根立業,建設青年活力場景。

首先,優先保障青年安居。青年選擇一個城市時,城市環境品質、公共服務供給等都是關鍵因素。其中,房價、落戶政策、通勤壓力等又是重中之重。濟南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解決新市民的住房難題:首發泉城安居卡,畢業5年內,可申請3年租房補貼,每月500-1500元;博士、碩士購房,分別補貼15萬、10萬元;B、C、D三類人才補貼分別為100萬、70萬、40萬元,A類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議”;提取公積金交房租不影響貸款額度計算,有房但通勤距離30公里以上的可提取公積金就近租房……濟南市精準關注青年在城市生存與發展中的切實問題,不斷細化服務舉措,以保障青年扎根城市的剛性需求。
其次,務實促進青年立業。“人才新政30條”“雙創19條”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推出;高校畢業生在濟南創業,享有創業補貼、場所租金補貼、培訓補貼、擔保貸款等一攬子紅利;“泉城獎學金”、就業實習補貼、駐濟高校“留才獎”打包推送;畢業生招聘、檔案轉遞等流程全面優化;打造“青年驛站”公益項目,為來濟求職的應屆畢業生免費提供短期住宿和就業指導,最長可申請免費入住14天……為青年提供創業就業“一站式”服務。隨著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攀升,就業競爭更加激烈,如何為青年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機會,無疑是一個城市吸引青年人才的關鍵一招。濟南結合優勢產業集群,發揮產業對青年群體的“磁場效應”,激勵他們“挑大梁”當主角,激發青年創新活力潛能。
再次,建設青年活力場景。引人容易留人難,長久之策是讓青年群體對城市擁有情感認同與歸屬。這需要跟青年群體講好濟南故事,把城市發展信心傳遞給青年。濟南市今年首次舉辦學生文化節,向青年學生注入“可觸摸的情懷”,引導廣大青年感受濟南的城市溫度和發展速度;今年二季度,濟南舉辦的各類演唱會、音樂節超過了20場,這類消費是青年群體喜聞樂見的,提升軟環境也是提高吸引力;6月10日,2023濟南城市美麗季系列活動啟動,向大學生群體展現城市的人文、風光、活力……圍繞“關鍵小事”做文章,積極打造青年喜聞樂見的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增強城市“認同感”“歸屬感”,讓青年從內心樂意扎根于此。
作為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青年與城市的緊密互動乃至同頻共振,將深刻影響著一座城市的未來。據《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顯示,在“95后”人才吸引力50強城市中,濟南排名全國第11位,居山東省第1位。在濟南,“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共榮發展格局正在形成。(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