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建軍 通訊員 李建軍 端照艷
無棣縣境內化工、建筑等高危用工企業較多,為保障受傷職工能在第一時間享受到工傷保險待遇,今年以來,無棣縣人社局通過創新政策宣傳方法,創新業務經辦模式,創新糾紛調處機制,全力當好全縣參保職工的工傷“護航人”。

預防有為,創新政策宣傳方式。大力開展“企業點單、部門上菜”精準政策宣講活動,圍繞企業的工傷政策需求,進企業、進園區開展政策宣講6次,服務企業90余家,積極引導參保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做好新員工的崗前培訓、提高廣大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用科學的管理制度防范和杜絕工傷事故的發生。此外,通過工傷保險便民服務卡、微信公眾號、人社大廳咨詢臺等多種渠道擴大群眾和參保單位對工傷政策的知曉度,廣泛告知工傷認定和工傷賠付的申報程序、工傷糾紛處理方式等相關知識。
服務敢為,創新業務經辦模式。加強信息共享,做好便民服務。一體化“簡單辦”。推進工傷辦理“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次數、減時間”五減原則。打通社保業務經辦系統和工傷認定、鑒定系統的信息壁壘,能夠通過數據共享獲取的資料,當事人一律免提交。工傷待遇經辦時需要申請人提交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和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在工傷認定、鑒定經辦系統直接共享。便民化“提速辦”。能適用簡易程序的一律使用簡易程序,爭取第一時間調查取證和落實到位。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提速辦理在15日內做出工傷認定決定。多樣化“暖心辦”。疫情期間,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資料的,通過電話預約登記、網上申報、郵寄等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進行材料收集及業務辦理,全力開通工傷認定“綠色通道”。
聯動善為,創新糾紛調處機制。當傷者與用人單位出現工傷糾紛后,社保中心與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鎮街調解中心聯動配合,對當事人及單位進行現場調解。通過換位思考、分別勸談等方式促使雙方矛盾得以化解,依法落實工傷職工的相關待遇。截至目前,組織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成功調解工傷待遇40余起,化解因工傷造成的信訪問題20余件。針對個別企業不配合傷者申報工傷待遇的情況,積極采取約談、函告等方式要求企業履行申報義務,先后為10名工傷(工亡)人員爭取工傷待遇200余萬元,切實保障了工傷人員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