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慎平
6月14日,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職業教育突破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介紹臨沂市職業教育突破年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3年為臨沂職業教育突破年,臨沂聚焦年度工作突破,著眼長遠體系建設,夯實全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基礎。
突出“突破”主題。充分利用國家、省級有關政策支撐,針對目前發展中存在的資源不足、活力不夠、發展不快等問題,在政策體系、產教融合、供給體系、專業發展、隊伍建設、組織架構、宣傳氛圍等七個方面,系統設計、重點突破。
突出制度創新。堅持目標導向,梳理現有難以落實的政策堵點,推動各級聚力打通;聚焦學校、企業反映強烈的政策難點,創造性地制定推進措施。
突出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能力。強化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內涵建設、隊伍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突出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科創融匯。圍繞服務產業、賦能區域發展,設計了校地、校企、產教融合的一系列載體、項目和措施,充分調動政、校、行、企各方面積極性,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使之成為先進工業的基礎、招商引資的優勢、營商環境的資源。
2023年,臨沂職業教育主要聚焦7個方面工作內容:
打通政策壁壘,實現體制機制新突破。出臺全市職業院校績效工資改革指導意見;發布《臨沂市產教融合組合激勵政策清單》,力爭年內新培育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20家以上;落實職業院校20%靈活編制政策。
深化產教融合,實現嵌入式發展新突破。召開市域人才供需產教融合對話會;積極爭取與省教育廳簽訂產教融合戰略合作協議;由高水平學校和“鏈主”企業牽頭,組建覆蓋十個產業專班的17個產教融合共同體;由臨沂大學牽頭,組團打造職業院校創新科技聯盟;建設市縣兩級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大力推動辦學模式改革,年內建設產業學院30個,興辦廠中校、校中廠不少于20處;開發臨沂市產教融合服務平臺,服務產業、行業、企業發展。
優化供給體系,實現提質擴容新突破。加快推進高職院校、中職學校、技工院校新建、改擴建工程進度,著力補充教育資源;做好技能培訓,年內培訓15萬人次以上。
精耕專業賦能,實現校地協同新突破。出臺《臨沂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工作方案(2023-2025年)》,建立服務產業分區發展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提升專業服務發展能力;加快推進特色化專業(高水平專業)建設。
鍛造關鍵力量,實現人才聚能新突破。實施“頭雁”塑造、能力提升、人才培育3項工程,全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校長隊伍、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
重塑組織架構,實現統籌謀劃新突破。在市級層面成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配強職業教育科研力量,強化統籌指導,督導各項政策、制度落地見效。
樹牢鮮明導向,實現活力激發新突破。強化對臨沂“職教十條”和職教現場推進會落實情況的督導考核,做到信賞必罰;實現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互享融通發展;開展“職業教育突破年”和“我是職教追夢人”專題活動,講好職業教育“故事”。
目前,職教突破年有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先后出臺職業院校績效工資分配、深化產教融合、組合激勵措施等政策文件6個,職業教育支撐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完善;成立17個產教融合共同體,聯合開展產教布局優化、急需人才培養、短板技術攻關;依托沂河新區、高新區、臨港區和臨沂商城,啟動4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發揮產業園區主導作用,加快推動全域產業“量質齊升”;舉辦人才供需暨產教融合對話會,市內外200余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備忘錄,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45個;省高水平中職學校達到9所,數量全省第三,臨沂市獲評2022年度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