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通訊員 李宣霖
麥浪翻滾,滿目金黃,又到一年豐收時。連日來,在鄒平市孫鎮蔡家村的農田里,總會傳來大型收割機械的隆隆響聲,低沉的轟鳴聲也為村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現在是小麥搶收的關鍵時期,我們村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引導村‘兩委’成員、無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聞令而動、全員參戰,突出做好夏收夏種夏管、落實惠農政策等工作。”6月11日,在蔡家村的一處麥田里,正在指揮收割的村書記蔡向東說,“天氣預報過兩天還有雨,利用這兩天天氣條件有利的時機,能多收一畝是一畝。”截至目前,蔡家村“共富農場”2200余畝土地完成收割1600畝地,預計畝產可達1200斤。
在孫鎮懷家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了小麥與瓜蔞套種的特色種植方式。眼下正是小麥收割的季節,由于大型收割機無法完成瓜蔞下小麥的收割,懷家村花費8萬元購入兩臺微型小麥收割機,從而解決小麥收割的問題,實現“一地多收”,不僅增加了土地的附加值,也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夏季收小麥,秋季收瓜蔞,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土地,實現雙豐收,一畝地可以多收入幾千塊錢。瓜蔞的綜合效益很好,種植周期短,見效快,皮、瓤、根都是中藥材,也可以制成食品。今年,我們把瓜蔞種植規模擴大到500畝,預計村集體可以增加收入100萬元左右。”懷家村黨支部書記懷寶祥說。
孫鎮緊緊把握“三夏”生產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大型農業機械的主力軍作用,依托農業發展聯合社,發揮農業生產抱團取暖、合作共贏的優勢,確保今年全鎮小麥豐產豐收。
此外,該鎮對破損的生產道路進行了全面整修,聯系調撥了生產機械80余臺套,為保障小麥生產進程提供了堅強保障。